服装高等教育在中国拥有近30年的历史,我们有幸见证了服装高等教育领域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盛世。目前,我国开设服装专业的高等院校有200余所,这不能片面的认为是“蜂拥和无序”所致的快速增长,但要充分肯定:服装专业是一门极具发展潜力和成长性的专业。面对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服装业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产品过剩与资源过度消耗等环节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服装高等教育应该如何应对呢?
秉承“差异化”设计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体系;把“执业精神”纳入专业教学,完善教育结构以解决就业问题。
面对国内13亿消费者乃至全球的穿衣者,200所高校所培养的服装人才并不存在人力资源过剩问题,而是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同质化问题;对于当前的就业难现状,是教育结构中“执业能力”培育模块缺失的表现。
服装设计专业是立足培养具有创意思维专业人才的教育,是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学科之一。每名学生各自呈现独到的想法以显露设计创意水准,这是个人在学习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表现。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在设计能力的培养方面,服装学科显露出的先天优势,非常符合当下的教育创新思想。
虽然如此,如果全国所有服装高校都培养同一类的设计人才,显然是不可取的。因为服装产业及延伸领域的人才需求是多元的、复合型的,这就提出了培育人才规格层次定位的问题。所有高校不可能都去培育创新型的设计师,还要培育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专业服装人才,以满足社会企业分层的现实需求。
当世界经济市场危机来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社会从业结构改变时,服装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于当前就业难的问题,应该说从本质上就是现行的服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一种集中表现。这促使教育者重新思考,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作出新的尝试与探索。
相对而言,服装高校的教育,在人生如何“执业”方面意识淡薄。
我国现行的服装高等教育由于注重专业设计能力培养,缺乏对学生设计理想变为现实产业的创新精神,用以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板块,而是一种以就业教育为导向的封闭式的教育。这种执业能力教育板块的的缺失,要求我们不仅把“执业精神”(创业、从业)有效嵌入教育体系,还要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实现专业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知识的掌握和设计能力的发挥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存在,只有在应用中才有价值。知识首先表现为一种行动力,也就是一种把设计方案完成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学校内的实施空间是不够的,环境是不具备的,显然现行的服装高校的教育是满足不了的,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营造“育人”的环境。
把“绿色纲领”纳入设计教育,充实教学体系以推进服装教育可持续发展。
从经济危机发生的规律来看,随着价值观和人们需求的改变,也会促使产生新的社会发展方向。同样,服装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也将推进教育内涵产生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在绿色现代的产业结构逐渐建立和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趋势下,思考把“绿色纲领”纳入设计教育,充实教学体系以推进服装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否得当呢?网络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数字化社会的到来,对服装业千百年来依赖的传统物质化资源有着重要的改变。
它的应用能够有效从本质上解决一些服装产品产业链长、高成本与市场需求低成本产品之间的矛盾;能够取代一些对物质资源的产品能耗。如:时尚信息、设计、纸样数字化带来的“节能减耗”高效应等,可以遏制造成服装业产品成本高及产品过剩的问题。这是服装高等教育需要与之合拍的诉求。
用物质低耗的创造精神嵌入服装设计的“乌托邦”境界。
在当前的服装设计教学中,我们从精神文化方面鼓励学生创造时尚,使时尚不断被转化成一批批的产品,但同时也带来了有限原料过度消耗的问题。而过剩的积压产品,又被新一轮的含有时尚精神的产品覆盖,不断造成产品的恶性滞销。
“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生活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也是使提出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行为成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我们要让受教育者认识到:未来服装的出处要与社会经济与生活对接。面对当前全球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高耗等问题,服装高等教育需要一个“绿色纲领”的引导。
类对健康的需求日益突显,呼唤“绿色设计”理念的诞生与发展。真正的绿色设计已经不单单是设计本身,它已经上升到一种文化,提纯为一种精神。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精神”应该成为设计教育的评价指标。我们需要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创建这种全新教育价值观为导向的“绿色纲领”,为服装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武装和学术支撑。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