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峰:从棉价飙升到企业转型
发表时间:2010-10-01    作者:蒋峰 发表评论

  伴随着国际棉花价格的急速攀升,中国棉花期货和现货价格都创历史纪录地达到了新高。对于棉花生产企业来说,这固然是好事,但对于以棉花为原材料的企业来说,却是灾难性事件。从大层面上看,中国作为较大的棉花进口国来说,无疑更是棉价攀升的受害者之一。

  棉花价格飞涨是多重因素共同推动所致。这其中,既有全球棉花减产的原因,也有美元流动性泛滥的原因;既有全球投机资金的炒作,也有政府背后的推动。

  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体,中国经济早已和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了。这就意味着,国际商品价格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内同类商品的价格。笔者不敢说棉花价格的背后是否有美国政府的影子,但棉花价格的飙升对于美国来说,却是利大于弊。通过美元的持续贬值,一方面可以增加其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则可以相对降低其对外所负的巨额债务。因而,棉花价格的飙升是美元贬值的必然结果。但还是要再次强调,对于中国这个棉花进口国来说,人民币升值和棉花价格的飙升严重降低了相关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挤压了其生存的空间。

  目前,中国纺织业利润率较低,仅为4%左右,且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依托廉价劳动力和生产原料,中国的纺织出口企业才能用低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棉花价格的飙升使得其成本不断抬升,加上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此类企业的生存空间已经被严重压缩。而苏浙一带已经有大批此类中小型企业被迫停产,从而导致大量的失业员工。

  纺织服装行业只是国内众多出口加工外贸企业的缩影。事实上,当国际上大宗商品的价格在高位持续运行时,国内许多相关外贸加工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据媒体报道,原材料价格的高企和人民币升值已经击垮了不少中小钢材外贸商。

  那中国企业又该如何来应对这一被动的局势呢?

  笔者认为,对于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单纯的价格优势竞争已经被证明是过时的,且不符合目前的竞争形势。而现在,只有通过发展具有自主品牌、自创特色、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才能在这个残酷的竞争世界中生存。企业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了。

稿件来源:国际金融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