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G20贸易平衡目标态度转暖?
发表时间:2010-10-27     发表评论

  中国央行的一名顾问表示,在下月20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中美两国在确立削减贸易失衡的目标方面具有达成一致的基础。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表示,上周末在韩国举行的G20财长会议取得了“良好进展”,各方的辩论超越了名义汇率这一“表面议题”,转向了“讨论调整世界贸易平衡的实质”。

  “中国不应惧怕减少贸易盈余的数字目标,”李稻葵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中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处于有利地位,能够做出这种调整。”

  中国一直强烈抵制美国要求让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压力,中美之间的这一政治和经济纠纷,正是各方担心全球“汇率战争”的症结所在。

  不过,虽然李稻葵并非政策制定者,而是中国央行的一名顾问,但他的言论似乎表明,中国方面有人支持美方的提议,即对经常账户盈余或赤字设定上限,使其不超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左右。“最近这次G20会议使我深受鼓舞,”李稻葵表示。“现在(中美)两国政府乃至其它国家的政府有可能达成良好的谅解。”

  中国财经报刊上的数篇文章也暗示,中国政府将能够接受上述水平的盈余目标。

  印度方面则没有那么热情。印度财长普拉纳博•穆克吉(Pranab Mukherjee)表示,G20需要采纳“基于各国具体解决方案的公式”,避免普遍数字目标的“紧箍咒”。

  他警告称,任何旨在抑制赤字和盈余的宽泛政策指引,都有可能危及全球经济的“正常”运行。

  穆克吉表示,印度没有限制资本流入本国经济的计划,尽管有人担心,发达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正将善变的资金推向新兴市场。

  “我相信,按照目前的外国机构投资流动、无形收支项目以及外汇可获得性,我们将能够把经常账户赤字遏制在GDP的3%至3.5%,”他表示。中国政府迄今在公开场合对美方的计划几乎未作任何表示,不过央行副行长易纲两周前表示,政策制定者们力求在今后三至五年内,将中国的盈余削减至GDP的4%。

  李稻葵表示,中国的国际收支盈余已经在下降,原因是国内工资不断上涨、消费强劲,以及多个产业正向内陆省份转移。“市场力量正在推动中国做出这一调整,不管我们是否愿意。”

  以往中国通常反对外部施加的目标,但在国内经济管理中,经常使用自我施加的目标。

稿件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