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葆燕:从理论和艺术的角度看时装周需多种表现形式存在
发表时间:2010-11-19    作者:苏葆燕 发表评论

  在时装周上,大部分设计师越来越成熟,他们用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来呈现新一季的流行趋势和概念。中国国际时装周这个平台也更加包容,在跨界与融合的表现上比较突出。有几场艺术家参与进来的时装秀,比如张玮的轮胎与时装秀,他本身是艺术家,通过一些雕塑的理念来表现对服装的理解,可以说这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就像当年赵半狄做的熊猫秀一样。是798这么一个很有艺术的氛围造就了艺术家的积极参与。

  至于推广表面化,我觉得应该叫推广差异化更合适,设计师和品牌是各有各的招数,想法很多元,并不局限于纯粹的时装秀,而是很富有想法和个性化的。

  创新表面化不能苟同,在本次时装周上,很多设计师或者品牌都表现得很突出,比如邓皓围绕针织,从肌理、图案、廓型、色彩配搭等方面做了很深入的探索;王玉涛的男装设计得很精致,诠释了男装中性化的一种趋势;潘怡良的作品围绕黑白两种色彩创作也很有看头,还有卡宾,他们的作品不仅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且很贴合市场。参加过历届时装周的评委也认同这一观点,大家都一致认为,设计师和品牌在时装周上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风格。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设计并没有与时代脱节,当然也不是在退步,而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与国际时装周接轨。

  大家可能因为个别的时装秀大出自己意料之外而感觉不太正常,比如张肇达那场,据我所知引起了很多褒贬不一的评价。我们需要不同的声音存在,但我认为这是一场从理论和艺术的角度,表现近似内衣的时装秀,只是张肇达的一次大胆尝试,而不是他长久的设计理念,所以不能就认为这是肤浅或者是太过于表面。艺术家大都以人体为载体,将学者的一种概念或者说是创意通过人体表现出来。

  这并不代表整个业界就不正常了,服装界需要多种表现形式存在,设计需要多元化,而设计师运用时装周这一平台就是要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

稿件来源:服装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