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明:无创新就没有中国服装业走进巴黎时装周的《历史性远航》
发表时间:2010-11-24    作者:季明 发表评论

  最近在看美国人Ken Wilber写的一本书,书名叫做“No Boundary” ,意即“没有界限”,中文译名则颇具佛学智慧——《事事本无碍》。

  作者作了一个简单的比喻:当你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圆圈,立刻产生了两个概念:“圈里”、“圈外”。如果画的不是圆圈,而是一条直线,那么一张白纸又可以分成“这边”、“那边”。

  其实,这些所谓的“里、外”,“这边、那边”,都是人为设置的藩篱。虽然“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规矩太多太死,也会限制人的行为甚至思想。因此,《创意价值》就显得非常重要。

  创意,就是给大脑松绑,就是“不走寻常路”。

  同时,创意不是空中楼阁,创意最终要落在实处,要产生价值。

  创意,也可以说是创新。正如歌力思董事长夏国新所说,“对时尚产业,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服装业走进巴黎时装周的《历史性远航》。

  “就中国服装业来说,能以团队形式参与巴黎时装周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进步。”10月1日,在首届“China in Paris Showroom”开幕式上,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在他看来,巴黎时装周是中国年轻设计师施展和检验才华的更高舞台。“无论设计师个人的愿望在这里能实现多少,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从《代际传承》来看,重点当然在于传承,但仍然不能忽视创新。否则,新一代掌门人如果只是在父辈们画好的圈里踏步,中国服装业就只能是量的积累,而不可能有质的提升。

  创新,也体现在市场营销,传统C2C和B2C的网购格局,终于在2010年,由于众多团购网站的出现而打破,而“宅在家里网购”的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引出一个《网购新战场》。

  “这是商业供应链上利益分配的一次创新。”说这句话的,是东莞制鞋企业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华坚在《纯本百货:走在低价与快销边缘》中创造的新模式,背后是对招商方式的再细分,也勾勒出一种面向未来的全新商业模式。

  创新,意味着破旧立新。1987年8月,杭州的一场大火烧掉了上千双温州鞋,也烧出了奥康集团创立品牌的决心。20年后的今天,当欧盟反倾销的大棒挥向中国鞋业时,中国品牌创立世界声誉的契机开始显现。

  创新,就意味着开放、沟通、包容,也就是打破藩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万事达CEO彭安杰发明的“彭氏工作法”:欢迎下属随时走进他的办公室;如果下属的提案提交给彭,两周内收不到回复即自动获准,就是一种开放的互动。也正像杰克·韦尔奇所说,“所谓问题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正好相反。”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可见,界限都是人划定的。

  只有打破心中的藩篱,才能获得纯然的自在。

稿件来源:服装界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