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毛织业路在何方?自主品牌+研发能力
发表时间:2010-11-29    作者:代希奎/黄江洁 发表评论

  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上升,大朗毛织业面临“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最大困难,行内新一轮洗牌在即

  大朗颖祺实业有限公司总裁曾天仁最近格外关注国际市场金融汇率的变化和棉花等原材料的市场行情:“现在人民币升值,国内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又持续攀升,我们做外销的都吃不消了。”

  和曾天仁一样,不少外销欧美的毛织企业老总眼下都在叫苦。

  中国(大朗)毛纺织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陈娟表示:“这可能是金融危机以后大朗外销型毛织企业遇到的最大困难,有可能会在行业内带来新一轮的洗牌。” 曾天仁和陈娟的观点不谋而合,她认为,再这样下去,不少中小企业或将倒闭,不过,有自主品牌和研发能力的企业将从中获益。

  现状:接单容易赚钱很难

  作为东莞最重要的产业集群之一,大朗毛织早就蜚声海内外,其中60%的毛织品行销海外,而其主要销售市场多集中在欧美。由于受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的影响,今年国内原材料的价格又一涨再涨,不少企业表示,现在接单容易,但赚钱很难。

  作为香港茂荣集团设在内地的总部,颖祺是目前东莞最大的毛纺织企业之一,在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开有11家分厂。颖祺实业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曾天仁告诉记者,目前他们遇到的困难堪称严峻。

  他告诉记者,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毛织行业出口受到全面打击。虽然眼下消费市场在回暖,毛织品消费在回升,但是单品价格不升反降,出口毛织企业现在处于很被动的状况。曾天仁说,一年下来,汇率的变动无形中冲掉了他们1500万元的利润,换作一般的中小企业,早就垮掉了。

  与此同时,国内原材料的价格又一路高涨,供应量急剧下降,以前是原材料供应商找上门来,现在是企业求原材料商给货,不少企业已被迫减产。

  对策:谨慎接单适当减产

  “我们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曾天仁说,“接单都要慎重考虑。”曾天仁说,目前的情况是有订单,也有生产能力,但是原材料供应不足,有心而无力。

  他说,目前他们手上有300万件毛织品的订单,但是因为原材料供应不足,只能开工生产100万件。曾天仁说:“为了渡过难关,我们只能谨慎接单,避免出现因为接单量大而原材料却供应不上,结果导致生产跟不上、无法按时出货的情况。”他说,宁可损失、亏本,也不能盲目接单,因为那样就不仅仅是经济损失的问题,还涉及企业信誉的被毁。

  因此他给自己定下几条方针,作为今后的生产指导:冷静观察、谨慎接单、精心组织、降低损耗、提高效率。“我现在有1000台数控针织机,最高峰的时候停了300台。”他说。

  明年:维持今年产量的90%

  他还说,目前的情况不是很乐观,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工厂明年不会上调生产计划,最多维持今年产量的90%,不会再有增长。“工人我还得养着,不能因为开工不足就开除他们。”

  他还透露,去年工厂的年产值约15亿元,以往都是按照每年20%的增长速度扩张发展的,但是如果明年与合作伙伴在价格上谈不拢,那么很可能就会减产。

  曾天仁说,公司目前还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降耗节能大战,小到A4纸两面打印和锅炉改造,大到控制用工、提高生产技术和标准,整个企业都希望从设计到生产环环相扣,最终将成本降下来。

  ■记者观察:替代人工的织机正给企业带来变化

  大朗毛织声名响亮,但同东莞其他传统产业一样,面临同样的问题:以贴牌生产为主、缺乏自创的知名品牌。受此制约,大朗毛织曾经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说到企业实现机械化的问题,不少企业有深刻体会。一台织机可代替8~10个工人,可24小时不停运转,其生产的产品质量也更加稳定。“再不买机器,就跟不上这个潮流。”大朗镇委书记尹景辉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大朗镇政府规定,企业每买一台价值10万元以上的数控织机,政府就补贴2000元。

  织机给企业带来变化,毛织企业老板也开始尝到甜头。薏莎实业有限公司何厂长说,目前他们已引进600台数控织机,预计到明年厂里将拥有数控织机1000台。“这一块的投资要1.5亿元,但这笔投入稳赚不赔。”他说,引进数控织机后,仅织片这一道工序就可节约80%的劳动力,今年1~8月实现产值1.9亿元,同比增长110%。

  ■专家支招:创自主品牌提高研发能力才是出路

  对于目前大朗毛织企业的境遇,中国(大朗)毛纺织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陈娟非常清楚。她说,现在企业再做加工赚加工费肯定没前途了,人民币升值、国内原材料涨价,外销企业已经几无利润可言。只有做自主品牌、提高自身研发能力才是最终的出路。

  陈娟建议,现在企业接单要有所选择,那些低端的订单就不要接了,要选择门槛高、设计新的订单,这样生产的产品才无法或很难被复制,生产千件可以跟以前生产万件创造一样的利润。而如果有自主品牌,那企业就更有优势了。

  陈娟表示,毛织企业可能面临金融危机以来新的洗牌,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外销企业如果向内销转型,仍然大有可为。

  陈娟说,目前国内市场庞大,毛织和内衣设计的研发人才紧缺,企业一旦抓住机遇,就能收到奇效。企业做内销最重要的就是研发,掌握了研发,就掌握了产品的灵魂,把住了产业的命脉。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