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锦纶业2015年进入新平衡
发表时间:2010-12-15    作者:李娟 发表评论

  在第八届中国己内酰胺与尼龙高峰论坛间隙,记者针对有关问题,与Charles先生进行了交流。

  记者:在您看来,目前世界锦纶产业链是否健康?
  
  Charles:产业链各环节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平衡存在。如果产业自身能够在平衡间过渡,有自我调节功能,就称得上是健康。而且,产品价格的涨跌,根本上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比如今年全球己内酰胺供应偏紧,价格相对就高一些;而在2015年左右,当中国新增的己内酰胺产能已经完全释放,供应情况就会好转,价格自然也会合理回归。

  记者:一些人士认为,目前全球己内酰胺已经供过于求,但您在发言中谈到,己内酰胺供应形势偏紧。两者之间似乎有些矛盾。
  
  Charles:这里有一个问题,要保证稳定供应,并不是供应量等于需求量,而是供应量略微大于需求量。因此,我们的观点实则是一致的。己内酰胺的全球供应过剩一直存在,不过今年过剩部分偏窄,不足以维持稳定的供应形势。从2011年开始,过剩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并在2015年左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记者:有代表对中国扩产己内酰胺表示质疑,认为全球产能已经足够。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Charles:中国已拥有世界最大的锦纶产业,世界产能还在进一步向中国转移。为了满足这个庞大产业自身的需求,建设己内酰胺产业是必然要走的路。当然,中国扩大原料供应后,北美、西欧等主要出口国的己内酰胺可能就不好卖了。
  记者:您对中国锦纶行业的企业家们有什么建议?
  
  Charles:在未来的2~3年,中国己内酰胺与锦纶聚合新增产能完全释放,如果企业不再进行产能扩张,那么这种健康的平衡状态可以维持较长时间。但事实上,对于投资的市场行为,谁也难以掌控。
  
  在传统领域利润微薄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在工程塑料领域有所作为。如汽车零部件对尼龙材料的需求逐年增加,企业可以与改性工厂、零部件工厂等下游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产品。

  Charles Fryer简介:英国泰可荣全球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负责监督公司开拓新市场业务。还负责编写“聚酰胺及其中间体月度分析”及“聚酰胺中间体全球纵览”。他拥有英国牛津大学和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化学方面的学位,曾是英国华威大学核共振波谱学方面的研究学者。

  Charles 1971年起至今一直在英国泰可荣工作,最初负责西欧化学品市场研究。开发了“PX- DMT/PTA 聚酯”方面的咨询服务,之后又扩展到纤维及纤维中间体方面的咨询服务。从事多种化工产品的多客户和单客户咨询工作,这些产品包括氯碱、己内酰胺、己二酸、聚酯及聚酰胺树脂及纤维、环氧乙烷及其衍生物。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