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和准确统计全县棉花生产的成本构成和收益状况,射阳县棉花协会从去年冬天棉田备耕开始,即对棉农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包括土地租金、分摊上交、农机具折旧;种子、农药、化肥、育苗耗材等各类生产资料的耗用量、实时价格;劳作用工以及新棉上市后棉花采摘、交售进度,收购价格的变幅情况等进行了跟踪调查。在年度棉花收购结束以后,又对调查的数据及相关资料等进行了分析汇总,基本构勒出全县2010年植棉成本和收益状况。
一、生产成本
2010年全县棉花种植,包括用工投入在内的亩(下同)总成本为1218.5元,比上年1015.10元增加了203.40元,增幅为20.03%。
(一)固定成本。包括土地租金(承包费)、分摊上交、水费、农机具折旧等,累计支出为77.90元,比上年73.52元增加4.38元,增幅为5.96%。
1、土地租金及分摊上交。计61.04元,较上年56.44元增加4.6元,增幅为8.15%。⑴土地租金。在接受调查的植棉户中,除买断种植权的以外,外包田的租金,虽然由上年的200元下降到了150元,但是户间转包面积的增加,使土地租金平均增加到了30.14元。⑵分摊上交,今年虽有部分村调减了上交标准。但多数村(居)还是维持在上年的水平上,调查户平均为30.90元。
2、水费。仍执行上年的缴费标准,棉田每亩9元。但外包田的水费由发包方在其收取的土地租金中列支,承包户不予负担,故植棉户实际负担的水费为6.36元。
3、农机具折旧。由于弥雾机数量的增加及铺膜机仅在棉田搞地膜移栽时才能使用,折旧费相对提高,由上年的8.1元增加到10.5元,亩增加2.4元,增幅为29.63%。
(二)物化投入。主要是种子、肥料、农药、地膜及育苗耗材等,总支出为349.12元,较上年290.30增加了58.82元,增幅为20.26%。
1、棉种。今年2、3月份,我们调查了全县31个棉种经营门市,挂牌销售的8大系列55个棉种样品,其中80%的品种每个包装(袋、桶)为50元,45元、55元的各占约10%。从现象上看,这个价位基本稳定在上年同期水平上,但细看内容物明显降少。我们翻阅了相关资料,07年之前凡是小包装的抗虫杂交棉或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脱绒包衣种,不管产自哪里,单位包装都是350克。从08年开始,市场上就有了325克的包装,但品种不是很多。到了09年,多数品种都装成了325克,同时也出现了300克的。今年虽还有350克的包装,但多数品种只有300克,最少的仅有280克。在调查的55个品种中,包装量仍保持350克的只有8只,占调查数的14.54%;350克的2只,占3.64%;325克的1只,占1.82%;320克的2只,占3.64%;300克的37只,占67.2%;280克的5只,占9.09%。加权平均,每个包装只有310克。因发芽率仅有75%左右,加上播种后又遇到低温寡照,床内积温不足,烂种情况凸现,每亩大田实际用种量达到340克,用种成本比上年46.60元增长了6.35%,达到49.56元。
2、肥料。今年全县所有生产资料经营门店化肥库存还较为充裕。受上年淡储价高的影响,在用肥淡季,购置肥料的棉农不是很多。我们在千秋镇三区村、海通镇沟浜村,合德镇惠民、西郊增猛等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门市看到,同一时段各品种肥料的零售价格基本一致。根据业主反映,受化肥生产、运输等综合成本增加的影响,自去年10月,有效成份(含量)46.4%的尿素、12%的普通过磷酸钙、64%的磷酸二铵、51%的三元复合肥的销售价格每50公斤分别为96元、24.5元、150元和165元,比去年从棉花花铃肥到秋播用肥时段的价格分别上涨了11元、3元、12.5元和10元,涨幅分别达到12.94%、14.02%、9.09和6.52%。调查户平均投入,包括苗床肥、移栽基肥、提苗肥、花铃肥、盖顶肥等各种肥料折币达到165元左右,比上年的145.8元增加19.20元,增幅为13.17%。其中苗床肥9元,移栽基肥66元,花铃肥90元。在肥料的种类上,有化肥、饼肥,有单一肥,也有复合肥,特别是对花铃的施用,由于棉农普遍看好今年棉花的收购价格,十分重视棉花的生产管理,加大了蕾铃期肥料的投入,花铃肥平均施投尿素达到了50公斤。
3、农药。多年来全县棉花种植选用的品种都是抗虫棉,近几年其抗性单一的弊端已经显现。也就是说抗虫棉仅对咀嚼式类害虫象红铃虫、二三代棉铃虫有一定的抗御作用,但对四代棉铃虫以及刺吸式类害虫如棉蚜、盲蝽蟓、烟粉虱等根本不起作用,还是需要用药物防治,再加上这些害虫对常规药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效果不佳。因此,今年大部分棉农选用了诸如“药霸”、“王者”、“黑马”等复配农药。根据调查,这类药物防治效果明显,药物的使用量也有所减少。我们在兴桥红星、耦耕闸东等村调查时,棉农都反应,今年棉田用药次数虽比往年有所减少,但还在10遍左右,药量也比往年减少了近三分之一,但药费的耗用却比上年增加,再加上催熟剂的使用和亩用量的增加,每亩达到115.16元,比上年净增35.76元,增幅为45.04%。
4、育苗耗材及移栽用膜。今年常规的育苗耗材,由于支架、薄膜等仅需部分添置,且价格变幅不大,亩大田耗用成本基本还在10元左右,和上年持平。但由于地膜移栽棉的面积比上年增加了近20个百分点,使地膜的用量大幅增加。平均每亩大田用膜在1.4公斤左右,均价13.50元,比上年的12.50元提高了8%。按全县棉花实际种植面积45万亩推算,平均亩用膜量为0.7公斤,实耗移栽用膜成本为9.40元,比上年6.73元增加2.67元,增幅达到39.76%。
(三)劳作用工。2010年全县植棉亩用工包括雇工费、机牛作业费在内,达到791.48元,比上年增加140.18元,增幅为21.2%。
1、所需工日。按照常规工作量折算,今年植棉需投工日在25个左右。其中:⑴备耕播种期。包括大田冬翻、苗床整理、制钵播种等投工4个;⑵苗期。主要是苗床管理,大田整理,铺膜移栽投工3个;⑶蕾铃期。这期间除草松土、防病治虫、培土壅根、肥料追施、整枝打顶等田间管理各项劳作,投工最多,达到10.5个;⑷吐絮收获期。主要是采摘、清田等用工计7.5个工日。实际投工情况,除去雇工现金支付费用外,平均为24.05个,折币为745.55元。
2、工日单价。县棉花协会按照全县农村上年人均纯收入7642元,乘以农村劳动力人口负担系数1.3,再除以年可劳作天数320的测算方法,确定本年度棉农自投工日的单价为31元。
3、雇工费用。在棉花生产过程中,有两种户型需要雇请帮工。一是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对一些相对集中的农活,如制钵、移栽、采摘等,必须叫工。二是劳动力单薄的,对一些重体力活,如冬翻、挖墒、治虫等,自身无法完成,也得清帮工来劳作。多点调查,今年平均工价为60元,较上年增加20%左右。特别是叫工拿棉花,在吐絮盛期一般每公斤1.50元,但到后期因天气原因导致棉花吐絮不畅,日采量下降,又改为日工,一天至多拿个50-60斤,使工价抬高到每斤1元以上。但雇工总量不是太多,按调查户推测,全县平均亩实耗雇工费40.53元、机牛作业费5.40元,计45.93元。
二、收益状况
1、籽棉交售。根据县棉花协会和县作栽站9月10日生产情况调查及新棉上后棉花协会对棉农采摘交售和企业收购进度统计,就产量而言,户间差异较大,高的户亩产籽棉达到275公斤,但低的户只有162公斤。交售量除部分棉农留少量的自用棉外,其余都作为商品棉出售。全县社会收购量达到9.65万吨,亩平214公斤,与调查户交售量基本一致,比上年184公斤增加30公斤,增幅为16.3%。
2、收购价格。今年全县的新棉收购价格总体呈稳定高走的态势。国庆节前,企业收购尚未开始,就有棉花经纪人先行登门到户收购,等外棉(都是受8月中旬后连续多日阴雨影响,所致的黄烂桃采剥下来的灰僵棉)价格每公斤(下同)基本定位在6.80元左右。之后随着棉花质量的提高,价格天天见涨。企业从10月1日开秤后,到10月10日,329、429、527级,平均衣分36%左右,回潮率11-12%的籽棉收购价,分别为10.80元、10.60元和10.20元,阶段加权平均为10.50元,比去年同期的6.30元高出4.20元,涨幅达到66.7%。从10月11日至10月15日,329、429级,衣份在36%,回潮率在11%的籽棉价格又涨至每公斤11.36元和11.10元,加权平均在11.15元左右,比去年同期6.80元高出4.35元,涨幅64%。11月上旬同品级质量的棉花价格又分别涨至14.20元、13.60元和12.80元。11月中旬在国家控制物价过快增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调控下,棉价大幅回落,但平均仍在11.60元左右。进入12月份后,全县的棉花收购进入扫尾阶段,从表象上看,棉价下跌的幅度较大,但实际这个阶段的棉花品质、衣份等都更不如前,即使在正常年景,尾市棉的价格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今年这个时段平均价格还在9.60元左右。在棉花收购基本结束以后,县棉花协会又对企业收购和棉农交售的平均价格作了一些调查。企业的收购均价根据企业收购报表加权平均,今年的收购均价为11.72元。棉农所得,由于大部分植棉户都是在自家门口卖花,要比直接到企业主厂交售少收入0.88元,实际所得平均价格为10.84元,比上年6.60元增加4.24元,增幅为64.2%。
3、植棉收益。调查汇兑表明,今年棉农植棉的直接收入为2319.76元,加上实际得到国家良种补贴12.10元(国家补贴标准为15元,但外包田的补贴,协议归发包方享受)计2331.86元,除去包括固定支出、物化投入、劳作用工等在内的总成本1218.50元,纯收益为1113.36元,含自投工在内的收益为1858.91元,比2009年同口径纯收益234.80元和含自投工在内的收益882.2元,分别增加869.56元和976.71元,增幅分别达到356.7%和110.7%,不考虑物价上涨的因素,是有史以来植棉收益最高的一年。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