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协每周快报:棉花价格止跌回升 购销僵持局面有所松动
发表时间:2010-12-07     发表评论

  上周(11月29日-12月3日),国内棉花期现货价格在前期大幅下调后止跌回升。国际市场棉价回调速度快于国内市场,目前进口棉价格折关税后高于国内棉价。  
  从11月9日开始,受国家连续出台调控措施影响,国内棉花电子盘市场价格快速下跌,郑州棉花期货CF101合约从最高价34250元/吨跌至11月24日的最低价25000元/吨,共下跌9250元,跌幅27%;电子撮合MA1101合约最高34180元/吨,最低跌至24120元/吨,共下跌10060元,接近30%;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从11月12日开始回落,最高价位31302元/吨,跌至最低26164元/吨,共下跌5138元。近几日,国内棉花期现货市场价格相继反弹,截止12月3日,郑州棉花期货、电子撮合近期合约和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分别收于27625元/吨、27201元/吨和26351元/吨,分别比最低点回升了2625元/吨、3505元/吨和187元/吨。  
  随着近几日国内棉花期货价格的小幅上调和皮棉价格的止跌企稳,产业链各方的僵持局面开始有所松动,尽管成交量依然清淡,但较前期有所好转。据中国棉花协会预警系统监测,目前棉纱销售市场又重新启动,成交略有回升,部分纺纱企业开始对棉花主动询价、采购较为积极。部分纺织企业反映,在棉花价格快速上涨时,少数棉花流通企业频频毁约,擅自变更或解除售棉合同,希望企业能够坚守诚信,维护良好的信用。在棉价下跌中,少数资金雄厚的加工企业一直坚持收购,平均收购成本均摊后有所下降;部分前期暂停收购的400型加工企业又重新入市;大部分小型加工企业因资金实力、企业规模、销售市场无法与400型企业相比,无力参与竞争,大多已关门停业,一些因收购量少而无法开工的企业,转而销售籽棉。棉花流通企业由于临近年终,银行还贷压力日益增大,资金利息和仓储费用不断增加,成本逐步升高,风险增大,因而加大了销售力度。内地一些棉农的惜售心理依然很强,山东地区部分棉农存棉有上万斤,面对棉价的波动,多数表示无奈,目前不愿出手。目前,新疆地区三级籽棉收购价格在11.1元/公斤,较上周下跌0.4元;山东地区四级籽棉为10.6元/公斤,略微下跌0.1元;湖北省在10.4元/公斤左右,部分地区已低于10元/公斤。 
  国际方面,因国际棉花价格前期跌幅巨大,纺织企业贸易买盘开始进入,加上美元汇率走势趋弱,纽约棉花期货市场全周所有交易日均大幅上涨,最后纽约棉花期货近期合约结算价为142.33美分/磅,较前一周上涨26.27美分/磅。Cotlook A指数收于155.75美分/磅,较前一周上涨7.65美分。12月3日,中国进口棉花价格指数FC Index M指数为156.87美分/磅,折1%关税26444元/吨,高于国内相近等级价格63元/吨;折滑准税26828元/吨,高于国内477元/吨。 

稿件来源:中国棉花协会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