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订单但失去品牌 奢侈品东移中国之祸
发表时间:2010-02-16     发表评论

  1月下旬,中国宣布“保八”成功,世界再次瞩目。
  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下,中国经济在2009年完成逆转,为自身应对危机和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些许经验。
  在这一年,身处其中的中国纺织服装业由滑入谷底到缓慢爬升,也画出了一条相似的运行轨迹。
  金融危机中,行业保卫战打响。从退税率上调到扩大内需,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到《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可以说是政策的支持确保、导向并推动了行业完成了“V”型反转,并为产业未来发展,尤其是可能不时面对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宝贵经验。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次反转走势的前前后后,对产业升级转型的期望和正确对待,正渗透到国家、行业和企业方方面面,并成为贯穿这场大转折的主流。
  显然,这条“V”型轨迹,注定会长久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如果我们极目眺望,发现它可能是行业新一轮启动的新起点;而当我们把视野缩小,投到2009年的细微之处,就会发现,我们为之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是行业向上攀升最有力的注脚。
  于是,我们看到,高德康正在为波司登的未来发展策略、人才管理、企业家社会责任等众多话题寻找新的方向。
  我们看到红豆集团通过做强微笑曲线两端、出口“资本”实现跨国转变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努力减少冲击,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
  我们看到在面临日益市场多元化竞争的今天,一些企业正在对品牌进行科学地延伸,并将其视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之一。
  我们还看到,以百货、专业市场和网络营销为代表的中国服装商业,也在加速变革……
  这些细微处的所有尝试,都将转化为极有价值的经验,为中国服装行业在今后更上层楼提供了巨大可能。
  而在梳理这些经验之余,我们必须面对未来,用前瞻性的批判眼光,来谋划我们的事业。
  我们不可回避的是,越来越多奢侈品将生产移向中国,它们一手抓住中国成本优势,一手撬动中国大市场。我们赢得订单,但失去品牌,甚至是“Made in China”的标牌。这绝不是中国服装的最佳出路。
  同样,我们必须面对的是,目前虽然对服装业没有明确的减排要求,但服装“低碳经济”终将会落实到个人和企业行动之中……
  问题重重,机遇种种。前瞻的眼光,恰恰孕育于经验的智慧中。
  经过30的发展,我们因为胆略,敢于从安全的OEM和简单的加工制造中走出来,投身到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的艰辛中去;也正是因为智慧的累积,让我们有力量探索并继续探索中国服装强国之路。
  而2009年这一年成功的实践,为我们开启了新的智慧之门,“提升”、“转型”等这些关键词,也必将成为新一年产业发展的关键词。
  这是2009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

稿件来源:服装界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