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主要经济指标出台 是否加息成市场热议焦点
发表时间:2010-03-11 发表评论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2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4%。
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公布,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001亿元;当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5.52%。2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馀额42.07万亿元,同比增长27.23%。
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称,预计3月份CPI涨幅将较2月回落,今年全年将保持温和通胀。
中国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7%;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6%;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9%。
以下为市场人士的评论:
--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 胡艳妮:
目前加息理由充分,但并不必要。CPI比市场预期要高,都预期中国进入加息通道。
但在目前美元主导的贸易和金融全球化格局下,利率基本随了火上浇油外,实在看不出对过热的宏观经济有什麽冷却作用,当然美国除外。尤其是目前发达国家的利率都趋向于零的情况下,任何先行加息的国家都有可能被货币的利差交易攻击,资产泡沫和物价压力更是水涨船高,直至泡沫破灭。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中国去年的信贷资金主要是砸向了国有企业和基础设施,以及地方的融资平台,如果央行加息,这些项目的资金成本也将水涨船高,这必然引起相关利益集团的反弹和博弈。
201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会不会再度落入2005年初和2008年的经济衰退,目前不得而知,但是,无论如何,在目前信贷资金急剧减少的情况下,央行已没有必要加息。
--上海一基金公司研究员: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经济形势好于预期。未来政策应该还是会比较紧。
加息时点方面,觉得可能会提前至二季度初。两个原因:一个是CPI的高位运行,6月份会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如果後面依然很高,当然这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到4-5%之间,必然有加息压力。
另外一个因素是信贷规模。如果信贷规模在一季度为完成指标要加速下压,那麽加息能给银行进行价格层面的补贴,所以3月份,如果银行能帮助管理层实现信贷规模目标,那麽作为补偿,可能管理层会加息,毕竟CPI也提供了说服大众的理由。
--信达证券宏观分析师 徐佳蓉:
CPI超出我们的预期,食品价格是主要推动因素,非食品价格基本稳定,後期判断,总体上农资产品价格会保持稳定,成了食品价格上涨制约因素,食品价格全年基本稳定,全年物价水平会前高後底态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小幅上调,对中国物价有所冲击,国际大宗商品会呈温和的态势,不会大幅上涨,一方面产能利用率比较低,另一方面国际库存处于高位,新兴市场还不足以推动国际大宗商品大幅上扬。CPI会呈全年稳定温和态势。PPI涨幅比较大,并会有个持续的过程,会有较长时间的上涨状况。会在一定程度影响CPI的走势。但具有时滞性,会到半年後或更长时间。
全年通胀风险会出现在7-8月,呈较高态势。
中国货币政策可能会依靠存款准备金的调整,物价上涨造成加息的动力不太足,物价上涨预期会成为货币政策影响的一个因素,但不会是决定性因素。
M2是25.52%还处于历史高位,离控制目标17%还有差距,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已成为中国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前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可能会有所调整,近期将主要依靠对存款准备金的调整,来实现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 -华宝信托宏观经济研究员 聂文:
2月CPI高于预期,已经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当前经济复苏处于复杂的完成阶段,是否需要加息仍需观察。按以往经验看,实际利率为负约半年後,央行会启动加息,但本轮加息可能提前到5、6月份。本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2月的新增信贷还是比较高。
工业生产恢复得非常快。从出口来看,需求恢复得不错,企业生产也得以恢复;从房地产投资来看,1-2月也保持在30%以上的高增速;此外,企业的总体库存量较低,证明需求很旺盛。由于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50-60%,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会比去年四季度更快,达到11%。
消费也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有物价回升的因素。
从数据来分析,2月外汇占款增加较快,给货币供应贡献较多。
2月中长期贷款占比较快。自从央行和银监会今年来严格控制信贷後,无论是企业还是从银行,都愿意申请或投放中长期贷款;而去年上半年,信贷是敞开供应的,企业愿意先借短的,观察经济形势。再说,历来每年3月国内都会有大量项目开工,企业也需要提前准备资金。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分析师 石磊:
中长期贷款增速较高,主要是项目贷款提前提款造成的;票据融资继续减少,目前银行的票据规模已经不大,继续通过压缩票据融资挖掘放贷潜力的空间有限。
按照管理层确定的全年四个季度3:3:2:2的放贷节奏看,3月银行继续放贷的空间很小,而照现在的速度,这个月银行新增贷款至少将达5,000亿元,3月面临的调控压力很大。
--第一创业证券分析师 郑振源:
贷款增量基本上差不多,跟预期没有什麽偏离,贷款增量下降显示政策调控的效果,贷款结果值得关注,中长期贷款占比继续上升,主要原因是在贷款控制的情况下,首先要满足已开工的中长期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而且中长期贷款利率高,对银行来说收益也更高。
M2和M1增幅有所回落,但幅度不大,由于去年的基数较高,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基数偏高,预计货币供应量增速年内可能继续下降。
--华南一银行固定收益分析师表示:
M1在数据稍微有点回落,但跌幅并不明显,这说明在央行此前控制信贷投放等措施下,实体经济的流动性有收紧的迹象,但M2数据显示银行体系的资金还是很宽,"宽资金,紧信贷"格局暂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也是造成前期债市收益率下跌的主要原因。
CPI同比涨幅有些超预期,但由于市场提前已经听到传言,反映到债市就是中长期品种的收益率最近震荡上行。虽然央行未必会立即采取加息的措施调控,但CPI过高涨幅造成加息预期的增强,特别是对于长期品种,或许春节後现券收益率的下跌趋势会出现扭转。
--国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 李怀定:
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7,000亿中,中长期贷款就有6千多亿,而票据融资可以压缩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所以可以预期3月份的新增信贷也很难压缩下来。
央行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回收流动性,公开市场回笼力度会加大,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会提高央票利率;准备金率也可以动了,但是短期内应该不会加息,因为利率政策对回收资金的影响不大,也不够直接。
此外,三年期央票可能会很快出来,主要是因为今年三年期央票集中到期,商业银行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需求有保障,该期限央票发行难度较小;而从央行的角度出发,发行三年期央票对流动性的锁定期更长。
--美林驻香港经济学家 陆挺:
最重要的是人们对这些数据的解读,尤其是CPI。我们的观点非常明了。这仅仅是受中国春节的影响,今年春节是在2月,而去年是在1月。我们认为,中国人民银行不会升息来应对这种情况。我们依然认为加息要等到今年下半年,上半年不会加息。
--高盛驻香港经济学家宋宇和乔虹给客户的报告:
这一数据与昨天强于预期的出口数据都显示,受今年年初新一轮贷款扩张以及外部经济环境好转带动,整体经济活动成长在加速。
由于产出缺口或已收敛,在消费、投资和出口强劲增长推导下,如此经济活动成长水平可能在未来月份增加通胀压力。
我们认为,为防止经济过热,需更坚决地推出收紧政策,而不仅是已经执行的温和窗口指导以及适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瑞银集团驻北京经济分析师 汪涛:
CPI同比增长2.7%仍属合理,因其主要源于低基数效应,去年2月CPI正处于低点,且今年农历春节所在月份有变。
尽管如此,这将给市场 带来升息即将到来的预期。我们认为,升息应会较快到来--不是这个月就应会在第二季度初。政府升息主要是为了应对通胀预期。
3和4月的CPI或会走低,但我们仍预计它将持于2%以上,而政府的预估是3%,因此,与政府的预估一致,我们认为升息会很快到来。
--民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黄常忠:
CPI比市场预期要高一些,2月有春节因素,综合来看,中国已步入了负利率阶段,3-4月是加息的时间窗口,3月份CPI可能会超过3%,今年的加息可能都会跟着物价走,滞後于物价。今後的负利率会持续。
PPI跟预测差不多。制造业成本压力还是比较大。
新增贷款和预期差不多,管理层有所关注,三月份信贷额度会压力比较大,因去年基数较大。
--国海证券公司宏观政策经济师 杨永光:
目前食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因此我们认为3月CPI或较这个月增速放缓,大约为2.4%-2.5%。
如果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和物价上涨均保持一个较快水平,那麽4月份存在加息的可能性。时间点可能在4月中下旬。我们现在看认为一季度的GDP增幅料达11%。
--南方基金首席宏观研究员 万晓西:
经济形势还是不错,有必要进一步紧缩。但是决策当局现在似乎很担心外围。因为外部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外部经济不确定性也在增加,所以监管层在政策取向上是宁宽勿严。因此暂时不会加息。具体还要看3月份数据。
个人建议从贸易政策入手,比如一次性取消全部出口退税,汇率不宜动。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 祁京梅:
无论投资和消费都比较高,显示中国经济复苏的势头好于预期,这也与昨天公布的外贸数据相匹配,内外需回升都比较强劲。估计一季度GDP增幅可能达到10.5%左右。
考虑到去年同期工业增加值基数较低,1-2月工业增加值增幅达20。7%,有基数的因素,但也反映出工业企业回暖明显提速。至于CPI同比上涨2.7%,有春节因素,以及经济回升中物价合理的上涨也是必要的。
--东方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高义:
PPI在预期之内,主要是受基数效应影响,我们预计3月份PPI涨幅或达6%。
而CPI涨幅,我们则认为3月增速或较2月份放缓,大约2.5%左右。因猪肉、蔬菜价格趋于下降通道,而翘尾因素上涨不是很快。
对于加息问题,今年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难免受春节因素影响,所以经济形势还不明确。我们维持二季度之後加息的预期,不过这也取决于政治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判断。
**相关背景**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周三表示,今年CPI和PPI或略有上升,但出现中度以上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因中国政府应对通货膨胀有经验,有意识,有工具箱,也会适时地释放很多信号来调整通胀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上周表示,主要担心的是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因为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非央行能够控制的,而从国内看,大多数行业供大于求,非食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另外,食品价格上涨的空间也比较有限,因为农业情况较好,农产品亦供大于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经济增长目标定在8%,通胀目标定在3%。总理温家宝并表示,今年3%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目标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并为推进资源价格等改革留有了一定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并称,将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目标为15%,M2增长目标为17%左右。另外将支持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今年力争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5.5%。
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公布,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001亿元;当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5.52%。2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馀额42.07万亿元,同比增长27.23%。
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称,预计3月份CPI涨幅将较2月回落,今年全年将保持温和通胀。
中国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7%;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6%;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9%。
以下为市场人士的评论:
--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 胡艳妮:
目前加息理由充分,但并不必要。CPI比市场预期要高,都预期中国进入加息通道。
但在目前美元主导的贸易和金融全球化格局下,利率基本随了火上浇油外,实在看不出对过热的宏观经济有什麽冷却作用,当然美国除外。尤其是目前发达国家的利率都趋向于零的情况下,任何先行加息的国家都有可能被货币的利差交易攻击,资产泡沫和物价压力更是水涨船高,直至泡沫破灭。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中国去年的信贷资金主要是砸向了国有企业和基础设施,以及地方的融资平台,如果央行加息,这些项目的资金成本也将水涨船高,这必然引起相关利益集团的反弹和博弈。
201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会不会再度落入2005年初和2008年的经济衰退,目前不得而知,但是,无论如何,在目前信贷资金急剧减少的情况下,央行已没有必要加息。
--上海一基金公司研究员: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经济形势好于预期。未来政策应该还是会比较紧。
加息时点方面,觉得可能会提前至二季度初。两个原因:一个是CPI的高位运行,6月份会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如果後面依然很高,当然这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到4-5%之间,必然有加息压力。
另外一个因素是信贷规模。如果信贷规模在一季度为完成指标要加速下压,那麽加息能给银行进行价格层面的补贴,所以3月份,如果银行能帮助管理层实现信贷规模目标,那麽作为补偿,可能管理层会加息,毕竟CPI也提供了说服大众的理由。
--信达证券宏观分析师 徐佳蓉:
CPI超出我们的预期,食品价格是主要推动因素,非食品价格基本稳定,後期判断,总体上农资产品价格会保持稳定,成了食品价格上涨制约因素,食品价格全年基本稳定,全年物价水平会前高後底态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小幅上调,对中国物价有所冲击,国际大宗商品会呈温和的态势,不会大幅上涨,一方面产能利用率比较低,另一方面国际库存处于高位,新兴市场还不足以推动国际大宗商品大幅上扬。CPI会呈全年稳定温和态势。PPI涨幅比较大,并会有个持续的过程,会有较长时间的上涨状况。会在一定程度影响CPI的走势。但具有时滞性,会到半年後或更长时间。
全年通胀风险会出现在7-8月,呈较高态势。
中国货币政策可能会依靠存款准备金的调整,物价上涨造成加息的动力不太足,物价上涨预期会成为货币政策影响的一个因素,但不会是决定性因素。
M2是25.52%还处于历史高位,离控制目标17%还有差距,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已成为中国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前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可能会有所调整,近期将主要依靠对存款准备金的调整,来实现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 -华宝信托宏观经济研究员 聂文:
2月CPI高于预期,已经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当前经济复苏处于复杂的完成阶段,是否需要加息仍需观察。按以往经验看,实际利率为负约半年後,央行会启动加息,但本轮加息可能提前到5、6月份。本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2月的新增信贷还是比较高。
工业生产恢复得非常快。从出口来看,需求恢复得不错,企业生产也得以恢复;从房地产投资来看,1-2月也保持在30%以上的高增速;此外,企业的总体库存量较低,证明需求很旺盛。由于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50-60%,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会比去年四季度更快,达到11%。
消费也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有物价回升的因素。
从数据来分析,2月外汇占款增加较快,给货币供应贡献较多。
2月中长期贷款占比较快。自从央行和银监会今年来严格控制信贷後,无论是企业还是从银行,都愿意申请或投放中长期贷款;而去年上半年,信贷是敞开供应的,企业愿意先借短的,观察经济形势。再说,历来每年3月国内都会有大量项目开工,企业也需要提前准备资金。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分析师 石磊:
中长期贷款增速较高,主要是项目贷款提前提款造成的;票据融资继续减少,目前银行的票据规模已经不大,继续通过压缩票据融资挖掘放贷潜力的空间有限。
按照管理层确定的全年四个季度3:3:2:2的放贷节奏看,3月银行继续放贷的空间很小,而照现在的速度,这个月银行新增贷款至少将达5,000亿元,3月面临的调控压力很大。
--第一创业证券分析师 郑振源:
贷款增量基本上差不多,跟预期没有什麽偏离,贷款增量下降显示政策调控的效果,贷款结果值得关注,中长期贷款占比继续上升,主要原因是在贷款控制的情况下,首先要满足已开工的中长期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而且中长期贷款利率高,对银行来说收益也更高。
M2和M1增幅有所回落,但幅度不大,由于去年的基数较高,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基数偏高,预计货币供应量增速年内可能继续下降。
--华南一银行固定收益分析师表示:
M1在数据稍微有点回落,但跌幅并不明显,这说明在央行此前控制信贷投放等措施下,实体经济的流动性有收紧的迹象,但M2数据显示银行体系的资金还是很宽,"宽资金,紧信贷"格局暂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也是造成前期债市收益率下跌的主要原因。
CPI同比涨幅有些超预期,但由于市场提前已经听到传言,反映到债市就是中长期品种的收益率最近震荡上行。虽然央行未必会立即采取加息的措施调控,但CPI过高涨幅造成加息预期的增强,特别是对于长期品种,或许春节後现券收益率的下跌趋势会出现扭转。
--国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 李怀定:
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7,000亿中,中长期贷款就有6千多亿,而票据融资可以压缩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所以可以预期3月份的新增信贷也很难压缩下来。
央行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回收流动性,公开市场回笼力度会加大,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会提高央票利率;准备金率也可以动了,但是短期内应该不会加息,因为利率政策对回收资金的影响不大,也不够直接。
此外,三年期央票可能会很快出来,主要是因为今年三年期央票集中到期,商业银行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需求有保障,该期限央票发行难度较小;而从央行的角度出发,发行三年期央票对流动性的锁定期更长。
--美林驻香港经济学家 陆挺:
最重要的是人们对这些数据的解读,尤其是CPI。我们的观点非常明了。这仅仅是受中国春节的影响,今年春节是在2月,而去年是在1月。我们认为,中国人民银行不会升息来应对这种情况。我们依然认为加息要等到今年下半年,上半年不会加息。
--高盛驻香港经济学家宋宇和乔虹给客户的报告:
这一数据与昨天强于预期的出口数据都显示,受今年年初新一轮贷款扩张以及外部经济环境好转带动,整体经济活动成长在加速。
由于产出缺口或已收敛,在消费、投资和出口强劲增长推导下,如此经济活动成长水平可能在未来月份增加通胀压力。
我们认为,为防止经济过热,需更坚决地推出收紧政策,而不仅是已经执行的温和窗口指导以及适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瑞银集团驻北京经济分析师 汪涛:
CPI同比增长2.7%仍属合理,因其主要源于低基数效应,去年2月CPI正处于低点,且今年农历春节所在月份有变。
尽管如此,这将给市场 带来升息即将到来的预期。我们认为,升息应会较快到来--不是这个月就应会在第二季度初。政府升息主要是为了应对通胀预期。
3和4月的CPI或会走低,但我们仍预计它将持于2%以上,而政府的预估是3%,因此,与政府的预估一致,我们认为升息会很快到来。
--民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黄常忠:
CPI比市场预期要高一些,2月有春节因素,综合来看,中国已步入了负利率阶段,3-4月是加息的时间窗口,3月份CPI可能会超过3%,今年的加息可能都会跟着物价走,滞後于物价。今後的负利率会持续。
PPI跟预测差不多。制造业成本压力还是比较大。
新增贷款和预期差不多,管理层有所关注,三月份信贷额度会压力比较大,因去年基数较大。
--国海证券公司宏观政策经济师 杨永光:
目前食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因此我们认为3月CPI或较这个月增速放缓,大约为2.4%-2.5%。
如果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和物价上涨均保持一个较快水平,那麽4月份存在加息的可能性。时间点可能在4月中下旬。我们现在看认为一季度的GDP增幅料达11%。
--南方基金首席宏观研究员 万晓西:
经济形势还是不错,有必要进一步紧缩。但是决策当局现在似乎很担心外围。因为外部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外部经济不确定性也在增加,所以监管层在政策取向上是宁宽勿严。因此暂时不会加息。具体还要看3月份数据。
个人建议从贸易政策入手,比如一次性取消全部出口退税,汇率不宜动。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 祁京梅:
无论投资和消费都比较高,显示中国经济复苏的势头好于预期,这也与昨天公布的外贸数据相匹配,内外需回升都比较强劲。估计一季度GDP增幅可能达到10.5%左右。
考虑到去年同期工业增加值基数较低,1-2月工业增加值增幅达20。7%,有基数的因素,但也反映出工业企业回暖明显提速。至于CPI同比上涨2.7%,有春节因素,以及经济回升中物价合理的上涨也是必要的。
--东方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高义:
PPI在预期之内,主要是受基数效应影响,我们预计3月份PPI涨幅或达6%。
而CPI涨幅,我们则认为3月增速或较2月份放缓,大约2.5%左右。因猪肉、蔬菜价格趋于下降通道,而翘尾因素上涨不是很快。
对于加息问题,今年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难免受春节因素影响,所以经济形势还不明确。我们维持二季度之後加息的预期,不过这也取决于政治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判断。
**相关背景**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周三表示,今年CPI和PPI或略有上升,但出现中度以上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因中国政府应对通货膨胀有经验,有意识,有工具箱,也会适时地释放很多信号来调整通胀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上周表示,主要担心的是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因为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非央行能够控制的,而从国内看,大多数行业供大于求,非食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另外,食品价格上涨的空间也比较有限,因为农业情况较好,农产品亦供大于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经济增长目标定在8%,通胀目标定在3%。总理温家宝并表示,今年3%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目标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并为推进资源价格等改革留有了一定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并称,将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目标为15%,M2增长目标为17%左右。另外将支持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今年力争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5.5%。
稿件来源:路透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