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快报]华士飞: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延伸棉花产业链
发表时间:2010-03-05    作者:王琥 发表评论

  近两年,由于棉花生产成本上涨、棉花比较效益低、棉农收益受损等原因,棉花播种面积逐渐下降。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棉花产量占我国棉花总产量的1/3多,因为新疆的产业调整规划,从2009年开始减少棉花种植面积。如何进一步发展新疆的棉花产业?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华士飞对记者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棉花产区将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推进东部棉纺企业向西部转移,促进棉花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华士飞介绍,棉花产业是新疆极其重要的经济支撑点,无论是在农业产出总量中,还是在农民和兵团职工的收入中,都占到了很大的份额。尽管当前棉花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效益比较优势不断下降,但兵团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努力开拓棉花产业发展新模式。

  华士飞说,面对当前棉花产业的困难以及后金融危机,必须继续大力推进棉花产业的结构调整。尽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种植面积在减少,但“减棉”并不是放弃优质商品棉基地的建设,而是要更好地发展棉花产业,淘汰低产棉,大力发展高产棉,提高棉花单产,降低生产成本。这样的棉花产业结构调整是一种着眼于延长整个棉花产业链的调整,是一种高层次、高起点的调整。

  2009年国家出台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其中《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简称《规划》)特别强调了纺织工业优化区域布局问题,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严防低水平产能的转移和扩张;鼓励加强内地与新疆的合作,建设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支持大企业集团将其产业链的一端移入新疆发展,构建跨区域上下游紧密联系、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华士飞表示,《规划》中提出建设新疆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鼓励东部棉纺织企业向西部转移,为新疆以及兵团棉花产业发展创造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我们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东部沿海纺织企业到新疆来,充分发挥他们技术、资金、研发、品牌、营销渠道以及最新技术和产品的优势,着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纺织行业和产品。”华士飞认为,东部棉纺企业西移对新疆棉纺产业建设意义重大。

  “我们现在进行棉花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延长棉花产业链,提高纺织品附加值,在现有布纺的基础上,不断向服装加工等链条延伸。”华士飞坦言,当前整个产业链延伸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但这项工作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做下去。

稿件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