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越南 中国商品需过信任关
发表时间:2010-04-16    作者:刘育英 发表评论

  2010年中国与东盟6国90%贸易产品实现零关税,到2015年与东盟新成员国也将实现九成产品零关税。正在越南河内参加2010年第二十届越南国际贸易博览会的一些中国企业准备到越南“跑马圈地”,不过记者采访发现,中国商品要进入越南市场,首先要赢得越南消费者的信任。

  14日至17日在河内举行的博览会上,中国方面专门设立了中国馆,馆内设立推介上海世博会的专门展台,安徽、云南等省集体组团参加,参展商品覆盖电缆、纺织机械等工业品,珍珠项链、玉器等工艺品,普洱茶等地方土特产以及手表等轻工产品。

  海尔海外市场销售经理吕作醒表示,东盟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几国中,越南的经济增长最好,因此希望在实行零关税前打下基础。昆明裕众光学有限公司首次参展,展位负责人景丽蓉说,同行去年参展后接到了订单,因此今年过来看看,“越南还是有商机的”。

  许多参展的中国企业都是第一次到越南来,对越南也没做过市场调查,多是抱着看一看的心态。

  驻足中国商品展位的客商并没有想象中多。吕作醒说,中国商品在越南最大的挑战是消费者对中国商品还不够信任。他举例说,10年前,越南人骑的摩托车是中国生产的摩托车,但是由于质量问题,现在越南人骑的摩托车大多是本田或雅马哈的。

  在河内的大街上,日本的松下、韩国的LG都有不少门店,但中国品牌的专营店或广告牌则很稀少。数据显示,中国与越南之间的进出口额为210.5亿美元,这个数据远远低于两国经贸潜力。

  不过,越南人对中国商品也不是完全陌生。在一家台湾公司上班的白领阮素心说,进入越南的中国产品分两种,一种是走私货,虽然便宜,但是品质没有保证。另一种是正规渠道进口的商品,包括一些大的品牌,如她本人比较熟悉TCL、海尔两个品牌。

  就阮素心的感觉而言,生活用品中有70%至80%都是中国货,但对于收入较高的人来说,购买中国商品通常只会去专卖店去买品牌商品。数据显示,2009年越南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而2000年时人均GDP仅为400余美元。收入日益提高的越南消费者对商品有了更多的质量要求,这是中国厂商不能忽视的。

稿件来源:中新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