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躁动,一半沉寂——观政策不确定期纺织期货商品价格冷热不均
发表时间:2010-04-27    作者:金石期货研究所 发表评论

  如果说2009年是流动性泛滥造就牛市的一年,那么2010年无疑将是基本面回归的一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喘息甫定的第一个年份,此前经济刺激计划留下的高流动性、高通胀隐患以及复苏进程中“二次探底”的可能,让各经济体在刺激政策退出策略上陷入两难境地,这也直接影响着全球商品市场的价格走势。
     
  从我国已经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看,政策收紧的信号非常明确。2月份CPI与PPI的超预期走高则进一步引发市场担忧,2.7%的CPI增速超过了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对照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是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后期若CPI继续走高,多数机构预测央行将在今年至少加息一次。
     
  流动性对商品市场的冲击往往在政策不确定和政策转向的起始阶段较为明显,导致部分资金撤离,伴随市场逐步消化,商品价格走势也将重回基本面。这一规律从纺织期货市场两大品种价格的冷热不均得到印证。
     
  2010年春节过后,纺织厂订单不断、开工率提升,然而碍于新疆棉受车皮限制迟迟不能大量入关,高等级棉大量进口和采购,使得棉纱产销两旺,棉纱价格大幅上升,郑棉期货春节一开盘就暴涨1000元/吨。美国棉花期货也由于中国的大量进口和美国库存水平较低而急遽上涨,直接带动国内棉花现货价格也累计上涨了1000元/吨。
     
  实际上,纺织厂的“春天”从2009年三季度就开始了,每吨纱利润提高幅度都超过了棉花价格。随着发改委加大对新疆棉运输车皮的协调力度以及进口棉的大量到港,短期内棉花似乎并不那么紧张了,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对纺织品出口利空影响,以及下游纱线持续消费动力减弱,棉价开始处于高位盘整状态。
     
  与之相反的是,随流动性收紧而大幅回调的PTA价格,却在产业链不利形势下无力反转。其上游PX价格进入2010年以来一直呈下跌趋势,对PTA成本支撑的力度减弱,PTA期货价格在1月中上旬经过短时间上涨后,主力TA1005合约价格从8600元/吨回调至8000元/吨附近。进入2月份,受到反倾销因素的提振,以及节后聚酯工厂采购增加的影响,PTA价格企稳回升,但终端需求并不旺盛,追涨热情不高,价格上涨依然面临压力。
     
  尽管目前有关下游需求旺季的到来将提升PTA价格的预期已成共识,但宏观环境与政策风险同时存在。如未来人民币升值既成事实,势必令今年的出口增速保持温和,PTA亦不会重演2009年大幅上涨的精彩一幕。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