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纺织业加工贸易连跌四年 2009年降幅历年最大
发表时间:2010-04-27    作者:凡丁 发表评论

  据香港政府统计处资料,2009年香港所有货品外发内地加工货值为10,484亿港元,较2008年减16.8%,是近七年来首呈减缩,且较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减幅(11.8%)为大,占两地贸易的比重亦由2008年45.3%续降为41.7%。

  从纺织﹑服装(以下简称纺衣)来看,更是自2006年以来持续四年下跌。2009年纺衣加工货值为1,348亿港元,较2008年减24.1%,其中输返内地物料421亿港元减26.8%﹑输返香港成品926.9亿减22.7%(详附表)。去年加工贸易减24.1%,不仅大于纺衣进出口贸易的减幅(18.3%)及前三年加工贸易的减幅(2006年1.6%﹑2007年3.6%﹑2008年8.1%),也是香港外地加工措施(Outward Processing Arrangement简称OPA)自1981年实施以来,跌幅最大的一年。加工贸易占两地纺衣贸易的比重亦由前三年的68.5%﹑67.2%﹑66.9%再降至62.3%。
 

2005年至2009年加工贸易统计

年份

 

所有货品

 

其中:

纺织品、服装

合计

输往内地

输返香港

合计

输往内地

输返香港

2005

10,805

3,885

6,920

2,037

767

1,270

2006

11,793

4,099

7,693

2,004

694

1,310

2007

12,315

4,515

7,800

1,932

653

1,279

2008

12,600

4,710

7,890

1,775

575

1,200

2009

10,484

4,252

6,232

1,348

421

927

2008

-16.8%

-9.7%

-21.0%

-24.1%

-26.8%

-22.7%

占两地贸易

41.7%

33.7%

49.9%

62.3%

68.8%

59.7%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香港纺织商会整理)

  去年加工贸易持续减缩且减幅较大,主要原因是:

  1、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显著下降,特别是上半年接单锐减,加工贸易较08年同期减26.1%。

  2、由于广东省向占两地加工贸易的95%左右。随着近年内地收紧加工贸易政策,珠三角部份欠缺转型升级实力或条件的加工企业停产结业,致整体加工贸易萎缩。

  3、2009年起欧美均不再对内地纺衣设限,用香港产地来源证出口规避限制的加工贸易,已无优势及必要。

  自九十年代以来,香港纺衣加工贸易的去路,绝大部份是用内地产地来源证(CO)经港外转至世界各地,2006﹑2007两年这部份仍占内地纺衣经港外转总额的八成。2009年随着加工贸易再大幅下降,经港外转为1,296亿港元,较2008年1,508亿港元减14.1%,占内地纺衣经港外转的比重已降至70.3%,是近十年最小的比重。

稿件来源:香港纺织商会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