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寻找通往纺织服装强国未来的唯一路径
发表时间:2010-05-10    作者:胡占莉 发表评论

  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场看得见的竞争,比拼的是体育竞技实力,那么上海世博会则是一场人类智慧和文明的欢聚。这里展示的是创意与创新能力。
  
  世博会面向当下,更描绘未来。围绕本届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世界各国以创意语言表达对未来的思索,展现通往未来的路径。那么丝绸产业通往未来的路径在哪里?

  探索未来,一般从研究历史和现实开始。  

  加入现代元素
  
  近日,记者走访了销售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北京旗舰店——王府井工美大厦,丝绸的特许商品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丝巾产品上的印花各有特色,有的是京剧脸谱,有的是青花瓷,有的是水墨画,有的是印象派的油画,设计和色彩充满了时尚感。据销售人员介绍,这些丝巾可以用来做围巾,也可以用来做头饰。
  
  同时,在世博园区的中国元素活动场馆——宝钢大舞台的二楼织坊的展台前,十多幅云锦,以华丽绚烂的色彩、精美细腻的织工吸引了人们的视线。
  
  “这是南京的云锦,是中国最华丽的锦缎,因美如天上的云彩而得名,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云锦工艺美术大师金文介绍说。
  
  世博会期间,南京云锦除了参加非遗展演、作为特许商品外,还承担了一项特殊功能——在世博中国馆“智慧的长河”展区中,“代替”文物来诠释中国丝绸文化魅力。
  
  “其实,中国古老的男耕女织,‘织’就是指‘织丝绸’,已有7000年的历史。国际上早已认定,中国是丝文化圈,有了丝,才有了丝绸之路,有了丝绸之路才有了串联起来的世界文明。早在17世纪,法国里昂用的编织机就是中国的云锦机。”从事云锦创作及古代丝织工艺研究三十多年,金文说起云锦总是充满了感情。

  云锦是中国丝绸的皇冠,现在的云锦作品都在古老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让古老的艺术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加入现代元素”成为世博会丝绸展示的一大亮点。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推断丝绸的未来,丝绸则需要“加入未来元素”。未来丝绸究竟会有哪些元素值得加入?
  
  在有关世博会的访谈节目上,记者听到很多企业家在谈及未来企业发展时,都强调自己不仅仅是做产品,做企业,更是做文化。“企业文化在未来将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丝绸文化和企业文化结合是我们未来的发展目标。”浙江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如是说。

  未来,丝绸的文化元素将得到进一步开掘,并且融合历史、现代和未来的元素。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做成艺术品
  
  在上海世博会的意大利展馆内,这座以“人之城”命名的展馆集纳了意大利城市生活的经典。在第三展厅,是巧夺天工的意大利建筑,它们不仅是房子,也是艺术品。木制的巴勒莫剧院模型、采用原始材质的太阳神庙模型,精细到每一根大理石柱子、广场上的每一块砖石,都如同原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彩色丝绸刺绣被用来装饰教堂的圣坛,它们由金线、银线以及珊瑚珠子制成,描绘了意大利的建筑风貌。这次在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展出,是这些16世纪至17世纪的装饰品首次走出意大利国门。
  
  意大利顶尖的设计艺术,把古老的文化和现代的技术完美结合起来。在结合的同时,不忘将其做成“艺术品”。我们的丝绸需要的不正是这种华丽的转身吗?
  
  事实上,意大利丝绸因为其卓越的设计水平和严谨的制作工艺已经超过了中国丝绸。现在提及丝绸历史,人们能够想到拥有古老丝绸文明的中国,但是想到买奢侈的丝绸服装,人们头脑中有印象的却是意大利精湛的丝绸制作工艺和独到的服装设计风格。
  
  追究这个差距产生的原因,我们就不得不去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在给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寄语里说:“过去中国错过了经典力学的17世纪,错过了电磁学的18、19世纪,错过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20世纪,绝不能再错过21世纪。”
  
  他的这番话是谈论科学研究的,但何尝不是对中国近代史错过若干发展机遇的一种侧写呢!而中国丝绸就是在这样的错过中走到了今天。很多错过,我们可以重新发展,但是有一种错过,弥补起来就非常困难。
  
  “因为很多原因,中国人穿着丝绸的习惯被迫中断了,没有保留下来。一旦消费习惯中断,重新培养,就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胡月如是说。
    
  在丝绸发展通往未来的路上,我们需要从修补开始。重新培养中国人丝绸消费的习惯,重新树立丝绸消费的观念,让人们认识到,丝绸不仅是饱含神秘感的历史,华丽的穿着材料,还是充满设计感的艺术,是高档消费的象征。

  我们由此找到了一条丝绸通往未来的道路:发掘文化元素,培养消费习惯。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