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我们拥有足够强大的服装研发制造产业链,也绝不会与专业童装品牌争抢市场。”在服装品牌年度颁奖典礼上,某知名羊绒衫品牌企业老总告诉记者,并非不想做,而是男装、女装、童装、运动服、内衣等品类都有专属的设计、生产、销售的门道。某品类服装品牌前期投入、中期运作、后期维护所需资金和人力绝非其他类别服装企业所能企及的。
做童装难
据统计,中国有3亿儿童,每年还将增加1000万个新生儿,我国童装企业数量大约有6000多家,不到全国服装企业总数的10%,童装产量仅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6%左右,儿童的服装拥有量远远低于成人。虽然国外的众多知名品牌早已进入中国,但是并没有遥遥领先的领导品牌。
尽管大家都看到了服装行业的最后一块“蛋糕”,可要想做好并非易事。
“童装是一个进入门槛非常低、规模发展门槛非常高的产业。”面对不断进入的外来者,北京派克兰帝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罗建凡道出了自己对童装业的身心体会。
他表示,不是因为你是中国人,你就能做中国市场,也不是因为你做成人装做得成功,做童装也会成功。“童装行业是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并非单凭经济实力强就可以做。”在他看来,近年来,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进入童装行业,是受到了诸如此类信息的误导。
太子奶童装没有了,麦当劳童装也不成功,娃哈哈童装更是经历了许多波折。罗建凡认为,“现在一些进入童装市场的企业,就像个体户,拿着巨款进来做童装。”
对于罗建凡的观点,深圳小丰龙童装董事长潘浩深有体会。
他说,进入童装行业前,公司是做外贸业务的,当时年贸易额也有近亿元。1998年之所以选择童装行业,是基于对“国内品牌童装发展空间巨大,服装业新的增长点在童装”这一结论的认可,意在让公司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
可是,过了几年,发展瓶颈就出现了:凭当时的客单价、市场特征、货品结构,我们发现,像成人装一样去努力提高单店销售额以达到规模效应,其边际效益非常低,简直是一条不归路。继而公司只好横向发展,多开店以求规模,有几年,公司甚至将店铺开到了迪拜,但是消费的区域特性和市场的管控要求又让我们如骨鲠在喉、备感压力,不得不放慢脚步。
即便如此,人们也看到了某些品类服装强势品牌还是试探性地进入童装市场。因为,服装行业的精英们开始慢慢觉察到童装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
资本仍趋之若鹜
中国儿童用品市场的空前繁荣,与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看好我国的儿童消费品市场、大举进入内地创业以及国产新品牌的崛起关系紧密。
一份关于中国儿童用品市场的研究报告认为,婴儿护理用品每年的增幅约8.5%,童车、自行车和骑乘车每年的增幅分别约13.8%、9.2%和6.5%,童装每年的增幅约16.7%。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市场规模处于不断增长之中,但未来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会逐渐被品牌企业所占有,国外知名品牌的进入,加剧了国内儿童用品市场的竞争,整个行业的持续洗牌已经开始。
现阶段,中国的儿童用品行业不能回避的现实是,国际知名品牌的进入正在加剧整个产业的竞争态势。新的进入者使得国内的儿童用品品牌经营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同时也将促使整个行业竞争进一步升级。
有数据显示,2009年阿迪达斯、耐克的成人服饰被国内代理商抛弃频频关店,疲于应付消化大量库存的同时,唯独童装市场风景这边独好,销售业绩胜过不少专业童装品牌。为此2009年耐克削减成人装生产线,新上童装生产线,新推出了1.3米以下儿童的童装服饰及儿童用品系列。
在国际运动品牌抢占中国儿童用品市场的时候,国内运动巨头李宁、安踏、361°、特步等品牌也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推出自己的儿童用品。儿童用品行业巨大的蛋糕甚至吸引了别的行业的进入。海尔集团就宣布今年将在全国推出3000多家海尔兄弟儿童用品专卖店。
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将从中小型企业向更大型企业或品牌蔓延,原来很多没有设计优势、只求量不求质、不注重运营规范或品牌的企业将无法幸免。因此,如何应对成为每个身在童装行业的品牌所需要考虑的。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