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短缺可能使中国纺织业面临困境
发表时间:2010-05-25    作者:李云路/王攀/李晓玲 发表评论

  一些迹象显示,国内外棉花产量减少、供应短缺和价格高企,可能使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大户纺织行业面临生产经营的困境。

  在中国,从棉花生产到纺织服装加工,这条产业链吸纳的就业人口超过1亿人。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可能比去年减少了2%以上,加之灾害影响的单产下降,全国的棉花收成不容乐观。

  去年新疆棉花产量因灾减产了21.3%,而今年由于遭受雨雪、冰雹等灾害,部分棉田损失惨重,新年度的具体减产评估正在进行中。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近期,在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因欧洲债务危机拖累而纷纷重挫之际,中国期现货棉价却屡创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印度等主要棉花出口国控制出口,美国、西非和中亚棉花现货减少,致使全球棉花价格坚挺,加之期货市场投资者看好棉价涨势,纷纷做多,也推动棉价保持上涨势头。

  中国商务部研究员赵玉敏表示,由于全球棉花大幅减产以及近期中国纺织行业明显复苏,棉花供需关系趋于紧张。

  世界棉花自2007/08年度以来连续减产,全球棉花产量由2656万吨下降至2240万吨,累计下降15.6%。2010/11年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自去年底以来,国际棉花价格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显示,标准棉的价格已从今年2月的不到15000元/吨上涨至5月的16638元/吨。

  目前中国国内纺织企业平均月用棉花量为88.5万吨,到新棉上市前的4个月内共需354万吨,这意味着存在43万吨的缺口。

  棉花期货专家乔林生分析说,中国现货市场棉花存量的不足以及各地商业库存的减少,使得棉花价格很难下跌。

  棉价上涨的影响已传导至纺织企业。河北一家纺织印染集团明显感到买棉困难,公司棉花库存可用天数从以前的两周左右下调至现在的7天。而在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布商几乎全都提着现金排队买布。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调查显示,今年3月份以来,由于棉花价格持续走高,一些规模较小、资金量不大的企业已停止接单,不少织布机陆续停车,开工率正在下降。

  在中国最大纺织出口基地广东,虽然1-4月纺织出口同比增长11%,但连续不断的棉花涨价风潮已使出口企业在“保客户”和“保利润”之间进退两难。

  “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不少纺织企业面临着较大经营压力。”广东省纺织协会秘书长陈茜微说。

  她警告说,考虑到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持续的棉价上涨有可能使纺织行业遭遇新一轮的‘洗牌’。

  欧美是中国纺织服装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欧债危机引发的需求减少及欧元对人民币大幅贬值,对中国纺织企业影响较大,很可能致出口量减少,利润率下滑。

  据悉,中国国家发改委在去年末下放了2010年度首批189.4万吨进口棉配额的基础上,可能再次下放新的进口棉配额,以弥补9月份新棉上市之前的市场供应缺口。

  据中国海关数据,中国常年进口200多万吨棉花。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中国纺织行业的原料供应紧张状况短期内难以缓解。

  中国棉花协会已发出警示,应关注棉花后道产品的价格和销售情况,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以及新年度棉花生产,根据市场变化和纺织需求形势,研究继续增发进口配额,同时不排除采取其他调控手段稳定供需。

稿件来源:新华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