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投行预期二季度加息 存款准备金有再次上调可能
发表时间:2010-05-07    作者:朱茵 发表评论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市场主席李晶5月6日在上海表示,央行二季度仍有升息可能。与此同时,野村证券、高盛等国际机构也都纷纷表示,政策层面有可能进一步调控以防止流动性过剩和经济过热现象。

  摩根大通李晶认为,货币政策已从超宽松转向中立的立场。银行贷款量最近几个月有较大幅度的下滑,2009年银行贷款量增长幅度跟2008年相比增长33%左右。从今年3月份新增信贷来看,下降到5107亿人民币,增速回落到24%左右。如果达到今年新增贷款7.5万亿的目标,则意味着今年银行贷款量的增长跟去年相比是17%,意味着未来数月银行贷款量还会有比较大幅度的下滑。

  李晶认为,今年二季度仍存在加息可能,一方面是由于通胀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实际利率已经呈现负数。但政府加息举措会非常慎重,预计年内三次加息,每次27个基点。

  野村证券的中国经济学家孙明春也认为,5月10日开始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虽然降低了5月份加息的可能性,但最迟6月份会加息27基点。他表示,中国主要利用两大工具冲销(回收)流动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票和实施回购交易)。未经冲销的流动性(外国净资产增加额与被收回的流动性之间的差额)从2008年底以来一路大幅增长。尽管流动性仍然充裕,但当局不仅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而且还发行了更多央票来增加对流动性的回收。这应该被视为从超宽松的政策姿态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姿态的正常化过程。展望未来,他预期2010年三季度存款准备金率再上调50个基点。

  高盛经济学家宋宇也认为年中加息的可能性很大。他表示,准备金率的上调传递出政策紧缩的明确信号,而这是实现政府反复重申的“管理通胀预期”政策目标的一个关键。但是鉴于超额准备金率可能仍保持在2%左右,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对于银行放贷能力的直接影响十分有限。因此,此举也可能被视为比公开市场操作成本更低的回收流动性的途径,而不是严格的紧缩措施。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经济活动强劲,宋宇认为,实体经济环比增长仍高于趋势水平,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仍然面临较大的过热压力。实体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低。高盛预计未来调控措施仍将以直接的信贷控制为主,而存款准备金率也可能多次上调。此外,央行也将在今年加息,特别是在CPI同比增幅连续两个月或以上超过3%-4%的情况下。高盛目前预计5月份CPI很可能突破3%关口,并在此后几个月保持在此水平以上,因此年中加息的可能性比较大。而高盛预计的加息幅度也和摩根大通不谋而合——加息3次,每次27个基点。

  在加息压力之下,李晶认为中国股市需要时间来消化政策收紧压力,因此短期内还将在2800点到3100点之间徘徊。而在市场情绪有所缓和之后,她认为12个月内上证综指有望达到3800点,中期的推动力来自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人民币升值以及经济持续增长。

稿件来源:中国证券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