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增强汇率灵活性需选择恰当时机
发表时间:2010-06-01    作者:汪时锋 发表评论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昨日晚间在参加一个研讨会时表示,中国政府坚持市场化改革,增加汇率的灵活性必定会是未来的方向,但是这种弹性什么时候更好地恢复,还需要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两大因素影响汇率形成机制

  吴晓灵是在参加“经济危机之后西班牙经济所面临的挑战”研讨会发表上述看法的。

  吴晓灵表示,对于人民币汇率是不是低估的问题,市场上是有很多讨论,但她个人认为,比人民币汇率水平更重要的是人民币的形成机制问题。

  在吴晓灵看来,影响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中国很多生产要素的价格并没有完全市场化,因此比较起来中国的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便宜,而人民币币值也似乎相对便宜了;另一个因素是中国在汇改时曾提出,建立参照一揽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到来,中国暂时没有再继续坚持。

  “因为在危机的时候,对企业的冲击有各个方面的,中国不希望在汇率问题上给企业产生更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我们的浮动范围非常窄小。”吴晓灵说,在适当的时候,才会真正贯彻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

  她认为,如果加大了国内要素价格的改革力度,坚持更有弹性的、浮动的汇率制度的话,那时候反映出来的人民币汇价应该是更合理的汇率。

  金融回归服务实体

  对于各国在走出危机前应该坚持的宏观经济政策,吴晓灵认为,在宏观层面上要维持宏观审视的政策,在货币政策上,要妥善处理经济增长和币值稳定的关系。

  她认为,在全球信用货币体系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稳健格外重要,如果不处理好这两个关系,全球不会很好的复苏,欧盟和欧元区也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吴晓灵表示,在解决我们面临的金融危机的时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要有一个度,否则将危害未来的发展。

  作为金融领域的权威之一,吴晓灵还谈到了审慎的微观监管的重要性。她强调,今后中国经济要想平稳发展,金融一定要摆脱自我服务的倾向,要回归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道路上来。

  希望企业更好适应汇率变动

  由于人民币同美元挂钩,欧元贬值也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市场所担心的问题。

  吴晓灵承认,由于人民币在参照以一揽子货币浮动方面并不是做得非常好,当欧元贬值的时候,人民币也面临很大的升值,这个已经对中国出口的企业已经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但我们也不会对这个事情产生一些新的说法,我们只是希望企业能够更好适应汇率的变动。我们认为欧元现在的汇率的贬值是暂时的,欧盟已经看到了自己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吴晓灵解释说。

  面对目前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问题,吴晓灵认为,欧盟的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地做国内政策的调整和欧盟成员国之间的政策调整。

  “我想,通过这样一次波折后,大家会在政策协调方面做得更好,欧盟的经济还是有希望的,欧元也会在现在的基础上更好地向前发展,最后还是会稳定下来。”吴晓灵表示,“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会牵涉到个人的利益,很多人不愿意在这样的情况下牺牲当前的福利,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在这些问题上做出适当的调整的话,经济的健康复苏就难以实现。要想走出困境,这样的基本原则应该获得共识,在利益的调整上也应该做出让步”。

稿件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