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回调有限 纺企须谨慎把握
发表时间:2010-06-04    作者:刘佳利 发表评论

2009年以来,棉花价格一路“涨”声不断,然而,上周在国家调控政策相继出台,以及印度重新允许棉花出口等多重利空消息影响下,郑棉出现一定回调。分析认为,在基本面和产业链的支撑下,棉花价格回调幅度有限,投资者还需理性看待。

自2009年以来,在全球棉花大幅减产,以及纺织企业出口回暖的背景下,棉花价格一路“涨”声不断,郑棉指数价格更是在5月20日达到17740元/吨的历史高位。然而,上周在国家调控政策相继出台,以及印度重新允许棉花出口等多重利空消息影响下,郑棉出现一定回调,仅仅7个交易日,郑棉指数价格下挫578点,持仓量减少5万余手。

国家政策成郑棉回调导火索

发改委此前表态,认为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投机资金炒作是主要推手,并将其作为重要打击对象;而农业部近日表态,把小品种价格变化及影响因素与大宗农产品价格走势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大宗农产品难以呈现前期的大幅波动。5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违法行为,接下来政府将严厉打击投机资金炒作农副产品的现象,并通过多种手段做好各项稳定物价工作,可以看出国家当前对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极度关注。因此,近期国内农产品全线走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但在分析了棉花的基本面以及下游产业链情况后,海通期货认为目前棉市并不具备大幅回落的条件,利多因素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5月USDA供需报告显示,全球棉花期末库存出现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期初库存被大幅下调至52.75百万包,且增长的消费需求抵消了产量增加的影响。我国本年度棉花库存消费比由4月份的36.5%下调至34.58%,全球和我国棉花期末库存小幅下降,对棉花价格形成支撑。另外美国和印度作为我国棉花的两个主要进口国家,占我国全部进口棉花数量的70%左右。

棉花供需矛盾难以解决

2009/10年度棉花产量较上年度大幅下降至650万吨左右,而高等级棉花更是难求。今年由于天气原因,棉花播种较往年晚,新棉上市时间可能推迟,随着现货资源的不断消耗,供需矛盾或将越来越突出。我们可以看下供应方面,待运出疆棉还有不足100万吨;国家棉花储备剩余120万吨左右,考虑到用于战略储备的80万吨,可供抛售的棉花在40万吨左右;另外我国再次增加了80万吨进口配额,但对于我国而言,最大的两个棉花进口国,美国棉花目前已出口170万吨左右,还剩下90万吨可供出口,其中可供出口中国的在30万吨左右;印度棉花再次允许出口,但仍需要许可证,且可供出口棉花不足20万吨;以上这些合计不超过200万吨。需求方面,按照正常的每月80万吨左右计算,在新棉上市之前,总需求将在320万吨左右,供需缺口或将超过100万吨。

纺织企业逐步回暖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回暖,消费者对服装类纺织品需求日益增加,纺织企业利润稳步回升。今年以来,在强劲需求的带动下,纺织服装业继续平稳增长。国家统计局和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纺织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纺织品出口同比上升24.81%,国内市场纺织品和服装类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已经恢复到2007年同期水平。从产业链看,原料价格上涨向棉纱、服装等下游产品传导较为平稳。根据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衣着类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6%,而冀鲁豫市场的棉纱C32S价格自今年初上涨了18%。因此,在棉花等原料价格上涨的带动下,下游产品价格难以下调,或者说涨价通道已经打开。

综上所述,海通期货认为在增发进口配额以及国家调控等政策的打压下,棉花价格或将出现回调,但其在基本面和产业链的支撑下,回调幅度有限,投资者还需理性看待。

稿件来源:国际商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