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红:如何实现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双赢是纺织业面对现实问题
发表时间:2010-07-08    作者:朱小红 发表评论

  7月5日~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对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的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同时,扎实推进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等经济区发展,支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新疆天山北坡,兰州、西宁、格尔木,陕甘宁等经济区发展,培育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宁夏沿黄、西藏“一江三河”等经济区。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任务,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后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其中,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作用,全面增强西部大开发活力;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在改革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支持西部地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纺织业的结构调整有更大的促进意义。

  笔者认为,纺织服装产业近年来在市场配置资源的驱动下,已经在西部开发中行动起来。随着沿海地区原料、人工、能源、土地资源日渐紧张以及当地环境要求的逐步提高,近10年来纺织服装产业有相当一部分规模已向成本更低的中西部转移,有不少企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以服装业为例,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2009《中国服装产业转移工作报告》显示:法派集团已投资25亿元在四川简阳打造“中国西部服装产业园”;高邦集团在四川兴建新工厂,实现品牌在四川的本地化生产,并辐射整个西部地区;以纯集团在成都成立分公司,实现本地化运作……据反映,后续服务和落实是众多服饰企业在转移过程中提得最多的问题。有的园区甚至打出了“只要过来一切都好商量”的口号,承诺向入驻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但承诺能否最终兑现,产业政策能否持续稳定,公共服务能否及时跟上,知识产权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等往往令转移企业心存疑虑。

  对产业转移的现状,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曾给过中肯的评价:“如果说前一阶段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探索更多是属于自发、独立的企业行为,那么今天的产业转移则是在政府宏观战略布局下,由政府引导规划,企业积极参与的整体行为。因此,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替代现有传统制造业,是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新政的推行为这种“必然选择”加上一重保险,从税收等方面大力支持转移企业的生产经营。

  在此次中央推出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政策的大好形势下,如何捕捉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新商机,如何在这场历史大迁徙中真正实现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双赢,是摆在企业与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