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虎城领衔 商务部重设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0-08-13    作者:郭丽琴 发表评论

  8月11日一早,有人发现商务部网站领导公示栏发生了变化。原副部长高虎城出任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并兼任商务部副部长。

  根据商务部网站上高虎城的个人简历分页,他已于2010年7月起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兼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接近商务部的相关人士称,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一职最重要的是需要有较强的国际经验,尤其是谈判经验,还需要对商贸的了解。

  从高虎城的个人简历看,出生于山西朔县的他,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曾在扎伊尔国立大学文学院留学,1985年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高级经济师。因此,他不仅外语能力突出,而且具有较强的学术功底。

  此外,高虎城在商贸领域的工作经验也较为丰富。简历显示,他曾在中国驻刚果大使馆工作,之后任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驻法国公司副总经理、总公司财务处长,中国华润总公司副总经理兼党委书记。1994年,高虎城调任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计划财务司司长,之后被任命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2003年11月,他开始担任商务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09年4月至2010年7月任商务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上述分析人士认为,该职位也需要有地方工作经验。而高虎城曾在2002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党组成员。

  高虎城职务的变化,意味着国际贸易谈判代表一职不仅重提,而且从以往的副部级升为正部级。而两位司级的部长助理王超和崇泉,也升为副部级的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

  据本报记者向多位相关人士证实,该职位最早可以追溯到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根据龙永图的简历,他曾在1997年至2002年,担任外经贸部党组成员、首席谈判代表(副部长级),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事实上,他在中国入世以后就曾担任过一段时间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只是一直没有明确。”分析人士说。

  商务部新闻处的官员表示,早在2004年,中国就曾成立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主要负责对外谈判的政策研究、业务协调、法律咨询、信息管理、新闻发布、对外联络、参与谈判等事务。2005年4月起,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兼任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时任商务部部长助理、现任商务部副部长的易小准,当时兼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

  2005年中欧、中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磋商长达半年之久,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之后,这一办公室淡出公众视线,其网站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07年10月8日。

  “目前来说,机构的设置还在研究中,商务部会将相关信息在网站上公布。”该商务部新闻处人士称。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曾在8月11日一个论坛的间隙对在场媒体证实,商务部重新设立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负责应对新一轮的国际贸易争端以及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双边贸易。

  外界普遍猜测,商务部此次人员调整,将国际贸易谈判代表职位提到如此的高度,是为了应对愈演愈烈的国际贸易摩擦。据记者了解,该职务可能不仅要应对贸易摩擦,还要负责多双边区域合作与谈判。

  一位资深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中国涉外的贸易摩擦已经到了空前严峻的时候,中国已经成了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者,设立此贸易谈判代表职位意义正是在此。中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第一大出口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不明朗的情况下,遇到这样的困难也是正常的。他说:“这个职位一直有编制,与各个司局都有联系。”

  当谈到如何与其他谈判司局协调时,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其他司局的是司局级的谈判,如果在较低层级谈不成,就会派出国家级别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来牵头谈判。

  今年早些时候,就曾有消息传出称,中国将成立类似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的“中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把目前分散在不同部门的贸易磋商业务收拢归一。但是经过本报记者证实,此次可能即将成立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还将隶属于商务部体系,并不会像美国的USTR那样独立于商务部,直接向国会报告。

  经向相关人士确认,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已经退休卸任,商务部于10日在部里举行了告别仪式。马秀红曾经负责的美大司及外资相关工作,已经由副部长王超接替,反垄断局部分则由副部长崇泉接替。

稿件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