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衣》新旧标准之比较浅析
发表时间:2010-08-13    作者:《中国纤检》杂志 发表评论

  3 建议

  新标准较之旧标准在内容和规定上更加科学和完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部分细节或描述不够严谨,应结合当前实际进行必要的补充。

  3.1缝子纰裂程度

  新标准修改了附录A“缝子纰裂程度试验方法”的技术内容,明确了夹钳对试样的有效夹持面积,统一了对试样选取的阐述,并对容易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这些修改更便于操作和判定。然而,在理化性能中对纰裂的判定规定:纰裂结果出现织物断裂、织物撕破或缝线断裂现象判定为合格。该规定显然与之前实施的GB/T2660-2008《衬衫》和GB/T22700-2008《水洗整理服装》不一致,这两项标准均明确规定出现断裂判为不合格。从同类标准衔接统一的角度来看,这样规定缺乏统一性。而从服用性能方面考虑,若在拉伸过程中织物过早的断裂,说明面料强力低,产品质量极可能不合格。所以从保证服装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角度考虑,判定为合格似乎不妥。

  3.2针距密度

  鉴于现今锁眼设备和工艺的变化,新标准完善和补充了手工针、三角针的针迹密度考核指标,提高了针迹密度规定。如将旧标准的“10针/3 cm~14针/3 cm”修订为“12针/3 cm~14针/3 cm”,低于标准规定2针以内的(含2针)为轻缺陷,低于标准规定2针以上的为重缺陷,而对于高出该范围的却未作说明,这可能会导致判定时无章可循。因此,建议参照FZ/T81007-2003《单、夹服装》标准,将此部分更改为≥12针/3cm,或补充对于高于区间上限针距的判定或说明。

共 4 页: [1] [2] [3] [4]

稿件来源:董会玲/殷习玉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