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转换为动力——纺服业:谁能获益后危机时代
发表时间:2010-08-18    作者:陈洪澜 发表评论

  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一向是朴素的、简单的展台布置及产品展示,让展会的主题变得简洁而明了——只为搭建商贸对接平台。在这个素净的背景中,不时跳出一些亮色,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这也正如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纺织对美贸易现状:平淡中不乏惊喜。

  后危机时代依然沉重

  和去年的忐忑相比,今年佛山东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学东先前的忧虑已经现实。“去年金融危机给欧美国家经济带来很大冲击,来参加展会前大家都担心没有效果,结果出人意料,来的观众很多,收获超出预期。今年展会本身组织得比去年更理想,客流量也有明显增加,但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的消费者明显更加‘吝啬’,客商下单时压价很厉害。与此同时,我们的生产成本却大幅上涨,原料自不必说,我们以色织面料为主,去年棉花价格的大幅攀升有目共睹,此外,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每一项上涨都对我们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双面夹击,就让企业的利润不断压缩。”不过好在东亚股份实力雄厚,企业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很强。在展会现场,记者发现东亚股份的展位前人气很旺,公司展出的一些高品质色织面料吸引了不少外商。

  在3天的采访中,“压价”、“生产成本上涨”等话题贯穿了始终。安徽鸿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厂长戴前进对此也深有感触,尽管鸿润位于安徽桐城这样一个经济水平还有待提高的地区,但去年以来桐城地区的工人工资上涨也比较厉害,同时羽绒的价格也大幅上涨,这部分成本要想通过提价来转移出去,显然难度很大。对外贸接触得比较多的戴前进今年明显感觉到外商需求量的减少,于是公司改变了策略,在国外市场今年主要推中低档产品,中高档产品主要放在在国内销售。

  “今年原料价格的一路攀升让企业手足无措。”汕头澄海区万盛毛织厂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琦文对此感慨良多,“去年年底前跟客户商定了产品价格,谁知年后原料价格又涨了上去,此时合同价格无法再改,多出来的成本只有企业自己承担。”为了尽量减少损失,万盛现在尽量少接长单,这样可以及时调整价格。作为一家有一定规模的自营进出口企业,万盛并不担心缺少订单,只是市场的许多不确定因素给公司带来了不少风险。

  如果说目前的这种状况只是让大型企业感觉“外贸市场不好做”,那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份感觉则异常沉重。据山东一家纺织企业的副总经理坦言,公司今年的效益差强人意,上半年的既定指标没有完成,从目前情况来看,下半年未必会有转机,“涨价”加“压价”让公司的产品几乎无利可图。

  美国市场如此,欧洲市场压力则更大。本届纽约展上,有不少深耕欧洲市场多年今年来试水美国市场的企业。据他们介绍,如今一些高端纺织品、服装在欧洲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欧洲债务危机加上欧元贬值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影响很大。

  当然,今年也有表现强劲的企业和产品。说起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河北邢台蓝钻染织有限责任公司外贸部经理张笑和笑逐颜开:“今年全国牛仔布厂开工都满了,所有的牛仔布都不愁卖。我们的产品不但没有降价反而涨价了,市场形势好的原因是外商都在补库,牛仔布因此变得比较紧俏。”邢台蓝钻的牛仔布90%都销往美国,合作的品牌有Gap、Levis等,据张笑和观察,即便受金融危机冲击,牛仔裤等休闲服装市场销量并没有下降。此外,据其他参展商反映,今年一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纺织品在美国市场依旧有旺盛的生命力。

  压力转换为动力

  虽然春天还没有到来,一向勤奋、智慧的中国生产商却积极转变,激发新的市场动力。

  华孚今年推出主题色——中国红,整个展位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同时又不失时尚性。“主打红色,是因为想给金融危机中的同仁以鼓励。”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中心总经理助理李淑君说,除了色彩方面,华孚立志要带动流行色潮流外,在新品开发方面,华孚也做了新的尝试,今年与兰精公司合作,推出天丝、莫代尔色纺纱,“现在色纺纱领域竞争压力也非常大,所以我们一方面走产品差异化路线,一方面策划时尚源动力。”李淑君说。

  打出自己的品牌,是今年不少参展商的策略。东莞市超级顽童服装有限公司那个穿着红色花格衬衫、绿色背带裤的顽童Logo让人忍俊不禁,公司展示的那些时尚又舒适的童装也颇能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其销售经理告诉记者,该品牌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今年还将加大力度进军内地一二线城市,入驻北京、杭州等城市的高档商场。绍兴名庄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展位上,显著的“名莊”二字宣告了一个新的针织面料品牌的诞生。由贴牌到推出自己的品牌,不但增强了自己的话语权,同时也提高了利润,增加了产品内涵。从本届纽约展来看,这种发展战略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

  第三种创新则来自渠道。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仅广东就有两家企业准备在美国成立公司,第一家就是万盛毛织厂,第二家是广东康氏实业(刺绣)有限公司。此前,康氏实业在阿联酋迪拜已经设立了办事处,公司生产的刺绣与花边非常受中东人士热爱,此番在美国展出也比较受欢迎,这大大增强了董事长康辉宣在美国设立公司的信心。这两家在美国设立的公司主要负责销售及收集美国市场的信息,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同时与市场的距离也更近。

  金融危机之后面临的挑战虽然给企业的运营带来沉重压力,但由此也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从这一点来看也不完全是件坏事。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