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关税冲击受保护领域 中国东盟自贸区酝酿新产业链
发表时间:2010-08-26     发表评论

  8月25日,在第一届中国-东盟行业合作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孙元江表示,中国和东盟正力图在这些竞争性产业内发掘互补因素,打造新的产业链。

  孙元江表示,中国和东盟贸易互补性强,但是在一些领域,如纺织业,此前是有一定竞争性的。中国-东盟自贸区进入“零关税”时代之前,双方都担心在这些领域的白热化竞争,不过目前看来,双方正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链合作模式。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秘书长许宁宁在发布会上表示:“通过产业链整合,将提高中国-东盟自贸区区域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据介绍,今年1至7月,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161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0%,高于我国外贸增长幅度9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对东盟进口800余亿美元,出口700余亿美元,有小幅的贸易逆差。双方投资增长幅度也较大。其中今年上半年中国向东盟投资增量为12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126%,而同期我国对美投资增量为6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的投资额超过了对美投资额的一倍。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减关税政策对中国企业实惠很大,据我们统计,去年一年中国企业由于关税下降而 节 约 的 进 口 成 本 约6 1亿 人 民币。”孙元江说。

  但是孙元江也指出,自贸区降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中国企业对自贸区优惠政策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许宁宁也表示,很多企业甚至还不知道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存在,或者只知道零关税政策,却不知道自贸区相互开放投资市场和服务贸易市场的政策。

  社科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领导的一个小组曾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0%的企业利用了自贸区的优惠政策来降低成本,扩大出口。

  现在,想走进东盟投资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中国-东盟自贸区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过去,中国和东盟市场被关税切割开来,如今,东盟对中国约91.5%的产品达到零关税,中国对东盟约90%的产品为零关税。许宁宁说,但贸易自由化并不等于双方的合作就没有障碍了,零关税意味着过去靠关税保护的产业将受到冲击。

  许宁宁进一步指出,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就仍面临一些障碍。东盟10个成员国情况不一,政治经济体制、资源禀赋、市场成熟度、经济发展水平等都不一样,中国企业进行投资时遇到的障碍也各不相同。总结来说,东盟四个新成员国有政策不够透明、甚至政策多变的问题,相关部门办事效率不高、投资环境有待提高。杨丽华/孙韶华

稿件来源:经济参考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