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最近升值意在安抚美国?
发表时间:2010-09-17     发表评论

  周四,人民币对美元连续第五个交易日创出新高。最近这一轮突然升值引起普遍猜测:中国政府可能是在力图防止引起美国的强烈政治反应。但中国管理汇率的方法,有可能让华盛顿的怒气不消反涨。

  周四上海市场,人民币收于1美元兑6.7248元,这是自1994年人民币开始交易以来的最高收盘水平。和自上周五以来的每个交易日一样,当天央行将人民币每日参考汇率调到了新的高点。人民币过去两个星期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已经超过了过去一年的升幅;自6月19日政府承诺提高汇率灵活性以来,目前人民币已经上涨1.5%。

  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前央行顾问樊纲说,人民币无疑已处于升值轨道。

  人民币升值的开始,正处于美国国会于周三、周四在华盛顿就中国汇率政策举行听证会的前夕,多数市场观察人士认为这并不是巧合。这跟过去的模式如出一辙:在美国政治敏感时期,中国都会做出姿态缓和美方对人民币汇率低估的担忧,同时又不承认自己的汇率政策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周四在国会两院的听证会上作证时,表达了对中国汇率政策的担忧,说人民币升值幅度过于缓慢。但他暗示,奥巴马政府仍不愿意将中国正式列为美国法律意义上的汇率操纵国。

  一周升值1%的速度,凸显了中国对其汇率实施微观调控的能力,但美国很多议员相信,正是这种能力让中国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然而相比美国国会议员的要求,1%的升值幅度显得微不足道。很多议员认为人民币低估了20%甚至更多。

  研究机构Capital Economics驻伦敦经济学家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说,在双边贸易失衡不断扩大、美国失业率仍旧非常高的情况下,中国误判安抚美国所需升值幅度的危险正越来越大;政治情势可以很容易地自发形成势头。

  中国外交部周四反驳华盛顿的批评,重申北京的立场说,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问题,也解决不了美国国内失业率高企的问题。新闻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说,施压不仅解决不了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

  中国央行需要小心翼翼地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平衡。一方面,它每天为人民币汇率设定的参考值不仅要符合国内经济形势,同时也要向外汇市场的全球投资者发出正确信号。另一方面,它还要避免美国和欧洲吵吵嚷嚷的贸易政治出现失控。

  自6月19日承诺提高汇率灵活性以来,北京似乎主要是侧重于前面两个目标,而且成绩也还不错,但在安抚国外的批评声音方面做得很少。

  央行官员曾经明确表示,他们不希望看到外汇市场的投机造成热钱大规模流入中国。以前就曾有过热钱大规模流入,让央行难于招架,特别是在2007到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快速升值的时候。官员们担心这种情形重演有可能危及经济稳定。

稿件来源:道琼斯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