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持续飙涨外贸深藏隐忧 山东中小纺企“宁停产不进货”
发表时间:2010-09-29     发表评论

  持续飙涨的棉价已经让纺织企业感受到成本上涨的压力。
  
  记者获悉,目前“中国家纺名城”高密市的近千家中小纺织企业中,已有百家企业由于棉价上涨导致成本上升,进入减产或停工状态。   

  与此同时,企业只能依靠自身消化成本的上涨。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位中层对导报记者表示,棉价上涨带来的风险最终将在棉花产业链下游释放出来,纺织行业又将迎来一轮“汰弱留强”。
     
  宁停产不进货   

  进入纺织行业近十年的高密市纺织业协会副会长单宝成用“脱缰的野马”形容9月份以来的这波棉价上涨。   

  本月27日,代表国内棉价水平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328级)达到22032元/吨,刷新了10年来的最高纪录。期货市场上,郑棉继9月初突破1.8万元/吨后强势上扬至27日2.2万元/吨的历史新高,一月涨幅达20%。   

  单宝成27日对记者说,现在很多小纺织企业宁愿不生产也不愿意进货,“价格高、风险也大,担心大量进货后砸在手里。”   

  高密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28日告诉记者,目前高密市近千家中小纺织企业中已有百家企业因为受到棉价飞涨、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影响,处于减产或者停工状态。

  “别说中小企业了,就是大型纺织企业如果按照现在的棉花价格进货生产,也丝毫没有利润可言。”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口部负责人说。孚日家纺目前生产使用的是前期囤货。“我们预计棉价比同期上涨1000元/吨,而现在已经上涨了5000多元/吨。这样的价格,哪个企业敢接单?”
     
  外贸隐忧

  单宝成还表示,国外一些商家甚至要求国内纺织企业使用进口棉花,理由是国内棉花质量存在一定问题。“由此,企业将丧失对成本和产品两方面的定价权。”   

  单宝成说,企业本应将棉价上涨的成本转移到产品中去,但是由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一旦要求提价,订单可能就要流向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市场,所以国内企业只能通过压缩自身利润消化成本。   

  据介绍,在这一轮棉价上涨过程中,已经有部分投机资金在现货市场囤货或者在中美两个市场通过订单锁定现货,对市场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国内棉花价格炒作的背后也不乏外资企业的身影。据了解,目前已有路易达孚等多家大型外资棉商取得了在中国参与棉花收购、加工及经营业务的许可证。  
 
  如今,纺织企业最担心的问题是,棉价的这种不理性高位还要持续多久。

稿件来源:经济导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