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进入“6.5时代” 外贸纺企要么转型要么“温水煮青蛙”
发表时间:2011-01-14    作者:朱丹 发表评论

  “如果人民币再这样持续升值,外贸行业将陷入‘生死门’。”浙江桐乡外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昨天这样告诉记者。

  昨天,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显示,人民币中间价再次刷新最高纪录,1美元对人民币最新报价为6.5997元。与2005年7月汇改前相比,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5.06%。我市外贸企业苦叹:在劳动力、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人民币持续缓慢升值好似“温水煮青蛙”,因为无法与客户商讨大额订单,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策略。由于外贸的困难不断增多,一些外贸企业尝试转型,走向多元化发展。

  生意不好做 禾企被迫少赚点

  “人民币连续升值,对我市的出口型企业,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市外经贸局外贸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一年,尽管我市的外贸出口量稳步增长,但企业的利润并没有出现相应的增长。

  “我们曾经测算过,人民币升值1个百分点,企业的利润至少要下滑3个百分点。”该负责人称,因为人民币升值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企业要占领市场,成本增加了,价格自然就要被提高,但提价势必又要降低产品的竞争力。如果要避免不被其他国家的企业“抢生意”,我们的企业只有压缩利润空间。据了解,许多企业为了占领市场,不得不忍痛少赚点。

  纺织、服装、箱包是嘉兴的传统优势出口项目,而恰恰是生产这类大宗商品的企业的压力比较大。“越南、菲律宾甚至印度的工厂,给我们造成了很大压力。”市区一家进出口企业负责人说。

  下一站 外贸企业转型多元化

  包括汇率、劳动力和生产成本在内的几把“达摩克利斯剑”高悬于外贸行业之上。外贸企业如何“突围”?记者采访时发现,我市一些企业已经考虑多元化发展,在外贸主业之外,寻找更多的财富机遇。

  浙江桐乡外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后危机时代”,传统外贸发展方式正面临瓶颈。外贸企业应想办法开拓新的增长点。“我们集团在保出口市场的同时,已经将眼光放到了实业投资、股权投资,甚至是房地产领域。”该负责人称。

  而更多制造企业选择在行业内进行“转向”,“良友木业”就是探路者之一。据该公司外销部经理赵建中介绍,企业出口在金融危机后受到严重打击,尽管从2009年起,外需市场逐步复苏,但最近又遭遇反倾销案件,出口再次受阻。国际市场的诸多变数终于让公司决策层下定决心,向国内市场要效益。他透露,公司在内销上的投入高达数千万元,全面启动国内网点布局。另一方面,“良友木业”也没有放弃海外市场。赵建中说,将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的方式,在境外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外贸企业纷纷调整战略,多元化发展,是否意味着外贸发展空间越来越窄?对此,业内人士并不认同。市外经贸局外贸处负责人说,尽管出口难度越来越大,但我市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非但没有减少,而且持续增加。“只是参与的方式在转变。比如原来是单纯加工型企业,现在则想方设法通过与外企合作等方式增加制造实力、销售渠道。”

稿件来源:嘉兴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