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和:增强设计力量是针织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发表时间:2011-01-27    作者:刘永和 发表评论

  虽然我已有82岁高龄,但是一些与针织行业有关的回忆仍然记忆犹新。针织是我长期扎根的领域,因此我对这个行业有着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感情。
  
  最初踏入针织行业的门槛,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情。当时我还很年轻,国家没有针织专业。我是学纺织的,半路出家进了针织行业,一干就是一辈子。从生产技术人员到工程师,这个行业的发展记录着我们这一辈人的成长轨迹。
  
  针织虽然属于织布类,却是有特殊性的纺织品。在整个纺织行业里占有很大比重。如今,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采用针织面料制作,这说明针织品有其不可替代的特别优势。
  
  针织行业虽然是后起之秀,却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很大贡献。从家纺到服饰再到内衣,针织产品的更新换代印证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日新月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国内针织企业的针织类设备功能比较单一,有很多技术问题得不到解决,需要生产技术员来想办法解决。前些年走访国内一些针织产业集群地,看到现在的进口设备功能都很强大,不禁令我感慨万分。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浙江义乌。那里拥有上万台袜子织机等设备,除了面向世界做出口的订单,也出现了一批原创的自主品牌。这些年,针织产品的质量提高了,设计和创新也不断提高。我认为,针织类产品的设计比其他纺织产品与国际接轨更快一些,在产值、创汇、出口数量上就更不用说了,绝对是纺织品里的佼佼者。
  
  近年来,市场上对与皮肤密切接触的针织类产品要求越来越高,加工技术也随之提高。过去,针织品在纺织大类中并不太受重视,因为小产品居多而被定位于小行业。然而,由于这个小行业与市场的关系非常密切,针织产品知识对消费者来说却普及很快。
  
  天然纤维的大范围使用,是针织行业近年来的突破。彩棉和竹纤维,是在针织品中最先使用的,也展示了这些天然纤维与针织结合的优势。我们国家在天然纤维针织品方面,有很成熟的经验,并在国际上形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作为原料产地,针织品在中国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针织产品的更新、创新速度较快,出口和加工都有很好的前景。近几年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沿海一带的针织产业集群正在慢慢转向内地,并解决了很多内地工人的就业问题。我们总是说扩大内需,针织业就为扩大内需作了很大贡献,因其单价低销量大,不但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解决了很多地区的就业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针织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现在,我们国家的每一个针织产业集群都很完善,像上海、天津、山东、广东和浙江等地发展潜力很大。这些产业集群,从重要原料的采集和纱线技术的发展,都足以和国际先进水平相媲美,但我们缺的是针织产品的设计和创意新秀。
  
  针织行业普遍存在中小企业偏多,设备和设计力量不足的问题。很多的国内针织设备还没有达到国际水平,中小企业使用这样的设备,就会影响高端针织产品的研发,也影响针织原创品牌的研发速度。只要国家更加重视纺织大类里面的针织行业,我们的针织产业和品牌会发展得更加快速。希望我这个“老针织”的心愿,能在“十二五”期间实现。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