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看中国9月CPI涨幅创四个月低位
发表时间:2011-10-14     发表评论

  中国9月CPI和PPI同比涨幅均如预期般回落.通胀虽仍在高位运行,但下降势头已经明显。市场人士预计,宏观政策仍将处于观察期,放松条件仍不具备,但亦无必要进一步收紧。

  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回落至6.1%,与路透调查中值相符,且涨幅为四个月来最小。
  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5%,涨幅为今年年初以来最小,且低于路透调查中值的6.8%。

  当月CPI环比上涨0.5%,和市场预期相符;PPI环比则持平。

  统计局并称,9月CPI中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4%,非食品价格上涨2.9%。

  以下为市场人士的相关评论:

  --中国农业银行宏观分析师 刘忠渤: 

    9月CPI为6.1%,在市场预期下限附近.CPI环比上涨0.50%,其中食品上涨1.1%,非食品上涨0.2%,食品价格涨幅略高于我们此前的预期,而非食品价格涨幅与我们此前的预期略低.目前来看,食品价格上涨仍是近期CPI走势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而非食品价格涨幅逐步向历史平均水平回落,有助于CPI维持回落的趋势。

  四季度回落的大趋势基本可以确定,预计10月CPI在5.5%-5.7%之间,而年底前CPI有望回落至5%附近。

  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因素的影响,PPI环比与上月持平,同比明显回落,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将呈现区间震荡走势,一方面由于欧债危机逐步缓和,市场担忧情绪逐步缓解,有利于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但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已经基本确认,对大宗商品价格构成不利影响.预计四季度PPI仍将逐步回落,年底回落至5.5%-5.7%附近。

  --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师 郑联盛:

  CPI和PPI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从数值看,仍然是处在高位的区间.为此,通胀的压力仍然没有明显的释放。

  预计由于基数效应的因素,4季度物价将出现下降的走势,但可能难以在年底回到4%以下。

  从政策面看,由于物价上涨的因素很大程度在于食品,高企的食品价格影响到居民基本生活,为此,政策仍然保持紧缩的态势,在物价明显回落前,政策将是维持状态。

  对于市场而言,由于数据符合预期,不会对市场造成大的冲击.但是,整体物价水平较高,对市场仍然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市场预期的政策放松可能的空间不大,市场运行的态势更多决定于其他因素,比如市场内在运行态势、外围风险等。

  --莫尼塔驻上海分析师 乔永远:

  9月CPI增速放缓不足以充分缓解通胀预期,同时现在就预言物价压力正在放缓为时尚早.中国央行更可能是维持目前的货币政策态势不变,在观察未来数月的数据後,再判断政策的方向。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战略规划部分析师 付兵涛:

  CPI数据跟预期基本一致,印证了CPI涨幅高点在7月已经出现,未来CPI涨幅将逐步回落的态势应已确认.特别是翘尾因素的影响将明显回落,四季度CPI应延续下行态势。

  但总体看通胀压力仍较大,毕竟9月CPI还在6%以上,去年的CPI涨幅应该在5%以上是没有什麽问题的。

  政府对中国通胀问题的担忧会略有缓解,但政策的调整在短期内还不会到来,宏观调控的导向也不应该轻易放松。

  --东方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 冯玉明:

  9月份CPI数据基本符合我们预期,估计下个月的CPI会继续往下走,会在5.8%左右.这一下行趋势有可能将延续到明年。

  原因是,9月份的非食品价格环比涨0.2%,剔除季节因素,实际上基本已经不涨了.而这块权重较大,对CPI影响大.而食品类价格虽然有些不确定性,但我们认为涨幅放慢趋势已见明显。

  --东兴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谭淞:

  数据符合我们的预测中枢值.预计明年中期之前通胀将呈持续回落态势.初步预计,10月CPI为5.5-5.7%;11和12月CPI则将下降至5%以下。

  通胀下行背景下,由于流动性规模依然庞大,预计货币政策不会进一步紧缩但是亦不会明确放松,而年内流动性状况料将继续改善。

  --民生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张磊:

  CPI回落在6.1%,基本在预期之内,之前有节日因素影响,食品涨幅还是较快,PPI回落得比较快,受总体需求回落影响,企业价格回落是主要方式,对经济全景担忧还是存在,从企业层面还是面临一个去库存的状态,不过去库存已进入尾声.国务院对小微企业政策支持的落实,料对企业的流动性有一定支持。

  四季度,CPI除了蔬菜价格因冬季因素会走高,秋粮和猪肉价格均会保持稳定,CPI同比价格将继续回落,料到年底能至4.5%,全年达到5.5%。

  如果目前国内外需求总量增长显着放缓,四季度PPI还是会继续回落。

  --野村证券驻香港分析师 孙驰:

  政策方面暂时会按兵不动。们认为未来几个月通胀会逐步放缓.这证实了通胀已在7月触顶。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 谢亚轩:

  CPI比我们预计的略低一些,我认为主要还是非食品价格增长较慢有关,这和之前的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整体来看通胀趋势是在预测当中,只不过下降速度有些慢.未来来看,通胀继续回落的趋势是比较明确的.我们预计四季度在5%以上,约5.2%,到年底当月同比或能降到5%左右。

  由于通胀短期内仍处于高位,而且潜在通胀风险仍比较高(与之前开工项目和发行货币有关),从这个角度看,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内政策马上全面放松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会有结构性改善,比如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等。

  --西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王剑辉:

  PPI的回落更为明显,但PPI的下降还没有传导到CPI上.通胀仍在高位运行,但回落势头已经明显,对物价问题仍需不放松警惕,但已经不用像前期那麽担忧。

  特别是10月初中国政府已经下调油价,过了"十一"假期後食品价格也有下降,我们相信11月之後CPI涨幅将显着回落。

  我们认为宏观政策仍将处于观察期,没有到放松的时刻,但显然也没有必要再进一步收紧了.

  --国开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杜征征:  

  物价方面,拐点已现,但短期仍将承压.9月CPI仍高居.进入四季度以後,由于翘尾因素开始快速下降,CPI降幅会有所加大,四季度CPI水平或将达到5.1%左右。

  在中性情景假设下,CPI在今年11月後回落至5%左右,明年二季度可能回至4%左右.今年全年,CPI同比上涨5.5%左右,通胀压力较大.同时,由于未来国内外多方因素均存在着较大不确定性,未来CPI走势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货币政策转向可能性不大,更可能的是进行一些结构性调整。

  --东北证券策略分析师 杜长春:

  食品价格仍是物价上涨主因,环比涨幅较大.物价涨幅仍未出现明显回落.但从10月来农产品以及菜篮子批发价格走势看,出现较为明显回落,而猪肉价格虽维持高位但上涨动能不足,上述因素有利稳定市场对物价的过度担忧。

  从目前看,我们认为在四季度物价将呈现逐月回落,年底在翘尾因素影响消除後,单月CPI有望回落至5%以下.物价回落有助于缓解经济层面的流动性需求,也不支持货币政策的持续紧缩。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带动,国内PPI同比涨幅回落较为明显.目前欧美经济相对低迷导致全球需求力下降,未来大宗商品价格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缓解输入性通胀压力,但PPI的回落对企业盈利能力仍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浙商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郭磊:

  9月CPI符合预期,PPI则略低于预期.至此,本轮通胀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最後一个关隘,确认了7月的峰值;下一步大概率情形下CPI将进一步走低,预计10月将进一步回落到6%以下,11月和12月则将到5%附近。

  通胀压力减弱之後,政策将有更大的回旋馀地.尽管目前紧缩政策放松的条件尚不具备,但预计政策将视经济数据进行一些定向的微调。

  我们并认为,下一阶段,更敏感更值得关注的数据将由通胀转变为出口。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 李慧勇:

  9月CPI与PPI数据符合预期.进一步说明通胀的高点已经过去,处在慢落过程中.CPI会从慢落转向快落,10月可能会落到6%以下,落到5%以下最快要到11月.全年CPI涨幅预计5.5%左右。

  PPI涨幅预计将呈现逐渐走落趋势.但在整体通胀仍处于高位的情况下,除非经济出现硬着陆,政策难言放松。

稿件来源:路透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