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款“缺位”男装:向左走 向右走?
发表时间:2011-10-20     发表评论

  往下是JackJones、Zara、CK,往上是Armani、Prada等奢侈品牌,似乎除了高级定制,国内鲜有针对28-35岁、价格介于1500-3500之间的中端男装品牌。时尚男装很“缺位”,很“无趣”。一些新兴男装品牌正试图填补这一空白,但没有强大品牌知名度之前,必须靠设计获得认可。这样的结果是,淘汰率也很高。走品牌路线还是走设计路线、向左还是向右成了困扰新兴品牌的一道难题。

    品牌:只做“畅销款” 不敢突破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走过JackJones、Zara、CK的“青春期”后,男装品牌确实不太丰富。来自上海的Drill男装品牌就是为打破快时尚市场而出现的新兴男装品牌。该公司公关总监李玉麟表示:“很多品牌进商场后,为了保证销售额,只敢生产‘畅销款’,非常保守,不敢突破。”这是男装“缺位”的主要原因。

    “很少在国内买衣服,经过买手过滤之后的款式实在太少了。大商场的衣服价格贵得惊人,所以我一般出国买衣服,不用交关税,价格便宜很多,款式也有很多选择。”一位消费者表示。

    消费模式:“三合一”模式 畸形消费

    长期以来形成的消费习惯导致中国男士对服装没有选择或懒于选择。中国的男装十几年来已形成“畸形消费”模式。设计师叶宇轩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中国男装市场很小。男士对于服装已经形成“三合一”的程式,上班、晚宴、外出都是一套衣服,不太讲究,呆板又保守。

    叶宇轩认为:“有经济实力的没有消费习惯,有消费需求的往往缺乏品位。”那些一心投入事业的CEO们一般不太重视穿戴。乔布斯数十年如一日都是那套行头––黑色高领羊毛衫、牛仔裤、运动鞋。还有一些有钱的老板以买到“A货”为荣。喜欢炫耀奢侈品的多是暴发户,而没有太大知名度的中端品牌,对于“不识货”的暴发户来说,还起不到“炫富”的作用,也少有人问津。
    设计:走流行路线 淘汰率太高

    设计师齐云则表示:“中端品牌很难生存,一般以走流行路线为主,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在不断改变,流行性太强也意味着淘汰率很高。”这些中端品牌在没有强大品牌知名度之前,必须靠设计获得认可。他们必须保证前卫的设计和流行度,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方式,永远紧跟流行,但永远被流行淘汰。

    渠道:内地幅员辽阔 难以推广

    来自日本的设计师松田见证了很多中等时尚品牌在日本的崛起,即使走流行和设计路线的小众品牌,也有自己的一众拥护者。但不同的是,由于日本地域小,品牌推广得力,而中国市场幅员辽阔,难以推广。

    风格:质高价优 鱼与熊掌难兼得

    北京白领时装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付奎表示:“做中端品牌其实是难度最大的。”

    这个阶层的消费者是最挑剔的。他们非常追求品质,既想得到奢侈品的尊贵品质,又想穿上最时尚的潮流新款,还想突出自己的独特个性,而且还不想付出高昂的价格,做他们的生意不容易。设计师既要把握尊贵品质,又不能与快时尚雷同,还不能不计成本,鱼与熊掌难兼得。即使这些都做到,而由于消费者的品位、身材不同,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很多中端品牌也放弃了挑剔的买主,而向高级定制或者奢侈品等高端方向走,即使做中端,恐怕也只是一个过渡。”付奎表示。“但单一品牌难以改变现状,可以尝试多品牌经营。”业内人士建议,好的设计师品牌是潜力股,希望将来好的设计师品牌在中国崛起。

稿件来源:北京商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