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关于“十二五”时期做好扩大消费工作的意见
发表时间:2011-10-27    作者:市场运行司 发表评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财政厅(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计划单列市中心支行:
  扩大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发展现代商贸流通,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对引导和扩大城乡居民消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要将扩大消费作为商务工作的重要任务,抓实抓好。现就进一步做好“十二五”时期扩大消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把握“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机遇,以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为手段,以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为重点,以政策法规、标准、规划为保障,逐步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处理好扩大消费规模和优化消费结构的关系,实现消费又好又快发展;处理好不同收入群体消费之间的关系,实现消费多层次发展;处理好扩大消费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实现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目标。力争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万亿元,年均增长15%;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超过8.6万亿元,年均增长15%;网络零售额突破2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最终消费35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约13%,最终消费率达到50%,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工作任务
  商务领域扩大消费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力实施国内贸易“十二五”发展规划,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高效安全、利产惠民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促进便利消费、实惠消费、热点消费、循环消费和安全消费。
  (四)大力促进便利消费。
  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加强规划引导,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主体,村级为基础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鼓励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做大做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龙头企业,加强乡村连锁店信息化改造和配送中心建设。探索完善一网多用功能,增加医药、电信、邮政、金融等产品和服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乡镇商贸服务中心,提升农村集贸市场发展水平。
  发展社区便民服务。合理布局社区服务网点,形成多元化的“便民服务商圈”。依托企业组织和社区服务平台发展社区商业中心,配套建设和升级改造家政服务点、便利店、菜店、早餐店、药店、美容美发店、洗染店、维修店、再生资源回收站等生活必备业态。在新兴城镇、大型居民区,规划建设集家政、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便民设施为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培育新型消费模式。促进网络购物、电话购物、手机购物、电视购物、自动售货机等无店铺销售形式规范发展。鼓励传统流通企业建立网上销售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营销网络。发展折扣店、奥特莱斯等业态,增加国内市场供应。引导商业网点普及刷卡设备,促进刷卡消费。支持零售企业与银行、保险、信用担保机构合作开发新型信用销售门类,促进信用消费发展。大力发展租赁消费,开发建设汽车租赁网系统,推进汽车租赁市场发展。
  (五)大力促进实惠消费。
  发展现代流通方式。鼓励连锁经营向多行业、多业态延伸,推进特许加盟等连锁方式发展,提高流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流通成本。支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以大型配送中心为主体,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强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冷链、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交易和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多式联运,形成高效低耗的现代物流体系。
  促进产销直接对接。加强商贸流通与相关产业对接合作,促进产业融合。继续推进“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餐对接”等模式,减少流通环节,促进订单农业发展,形成稳定的产销链条。依托大型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产区集配中心和销区配送中心建设,打造集收购、分拣、预冷、包装、信息、检测、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产销平台。大力推进“工商对接”,引导零售商和供货方建立战略联盟,促进中高档百货店扩大中国知名品牌销售,发展商业自有品牌,提高直供直销比重。
  (六)大力促进热点消费。
  培育商品消费热点。继续巩固汽车、家电、家居用品、消费电子等热点商品消费,支持向新能源、新材料、高科技方向发展。配合国家保障型住房建设,扩大环保建材、节能家电、节水洁具、清洁能源等资源节约和绿色环保型商品消费。科学引导金银珠宝、高档家具、收藏品等投资保值类商品消费。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发展地方名特优产品,特别是丝绸、陶瓷等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商品消费。
  培育服务消费热点。规范促进餐饮住宿、家政服务、美容美发、文化健身、休闲娱乐等服务消费发展,提高行业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新型消费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汽车宿营地、游艇码头、加油、加气、充电站等设施。推动商业与文化、教育、体育、旅游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支持文化产业园、艺术街区、国际品牌街、酒吧餐饮街等发展。
  (七)大力促进循环消费。
  完善循环流通网络。加快完善收旧售新、旧货流通、废旧回收等循环流通网络,在大中型城市推动建立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旧货市场和二手设备、二手车交易市场升级改造,培育汽车和废旧电子回收拆解骨干企业,引导建立报废汽车破碎示范中心,提升回收利用水平。
  推进商业节能减排。在批发、零售、餐饮住宿、沐浴、美容美发等行业,大力推广节电、节水、环保技术的应用。制定和实施内贸节能减排标准,培育一批节能环保商店、绿色市场、绿色饭店、绿色园区示范企业。鼓励开展绿色采购,扩大资源节约和绿色环保型商品销售。继续抑制过度包装、豪华包装等行为,限制塑料购物袋使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开展“绿色消费进社区”活动,大力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科学消费理念,减少一次性消费、过度消费、掠夺式消费等不科学的消费现象。加强市场监测与预测预警分析,科学引导消费发展趋势,做好绿色循环、可持续消费的宣传推广工作。
  (八)大力促进安全消费。
  完善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追溯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全国互联互通、协调运作的追溯管理网络。以肉类、蔬菜、酒类等商品为重点,建立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流通追溯体系,加强与种植、养殖环节的信息衔接,逐步建立全过程追溯体系。按照统一标准,支持产销一体化企业打造涵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全产业链追溯模式,并鼓励一批大型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建立追溯系统,完善追溯网络。
  加强商务信用建设。建立和完善商务领域信用信息系统,促进信用信息的征集、整理、共享和应用。加强企业商务信用分类和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职业行为信用档案,形成褒扬守信、惩戒失信的约束机制。制定信用评估、商业保理、履约担保等行业规范,推动信用认证和评价,提高信用水平。加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规范发卡行为。
  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网络平台,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商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加强定点屠宰、酒类流通、特许经营、拍卖、典当、租赁、直销等行业管理,营造公平、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三、保障措施
  (九)加大财政支持。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着眼于推进现代流通发展,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突出惠及民生的公益性项目、公共服务性项目、绿色环保项目等支持重点,优化支持结构,完善支持方式,推动提升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水平。
  (十)改进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推动动产、仓单、存货、保单等质押贷款业务,发展供应链融资、商圈融资等金融产品,加大对商贸流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消费信贷产品和管理模式创新,支持扩大农村消费。积极推动直接融资工具创新,拓宽商业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银商合作,提升电子结算水平,扩大银行卡使用范围,引导经营者采用银行卡结算,方便刷卡消费。
  (十一)落实税费政策。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规定精神,落实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有关税收政策。
  (十二)开展促销活动。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当地消费特点,合理安排年度促销活动。促进“商文结合”、“商旅结合”、“商娱结合”、“商信结合”,推动“工商联手”、“商商联手”、“农商联手”、“银商联手”,组织流通企业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促销活动,形成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促消费活动。商务部每年确定一个月为“消费促进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以“扩消费、促发展、惠民生”为主题的促销活动。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加强扩大消费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统筹规划,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完善工作机制,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提出工作目标,确保扩大消费工作扎实推进。
  各地要充分认识“十二五”时期扩大消费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坚持以扩大消费统领本地商贸流通工作,认真分析消费发展的新趋势、新问题,及时总结新经验、新做法,研究提出新思路、新举措,努力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商务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稿件来源:商务部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