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纺织类军民融合技术成功对接
发表时间:2011-11-16    作者:陆慕寒/王菲 发表评论

  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京举办了“军民融合发展技术对接会”。来自全国重点高校及企业的代表带来了低成本碳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薄型弹性保暖织物,储热调温材料,柔性热防护材料的制备及阻燃隔热性能研究,防中子、X-射线辐射系列产品,可控轻质复合材料防弹头盔壳体制备的关键技术,导电纤维,仿棉项目,纳米纤维应用,防蚊虫织物,阻燃粘胶纤维等12个对接项目。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相关课题组人员认为,这些项目全部是对口项目,有些甚至可以马上实施。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总后军需物资油料部按照中央军委及总后首长关于科技型后勤的指示要求,组织开展了“四个新一代”的科研工作。通过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通力协作、联合攻关以及融合发展,这一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11月9日,双方签署了“关于推进军需物资油料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总后将为此设立专项基金,通过军民的共同努力,发挥各自优势,尽快让可行的项目实现产业化生产。此次对接会的举行就是该协议的切实体现。

  “十一五”以来,军地双方在防弹、阻燃、伪装材料研究和汉麻开发利用等方面成就显著。下一步,总后还将贯彻落实国家和军队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继续深化军民融合发展,以执行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在高性能纤维材料、功能性纺织材料、智能服装与纺织材料、特殊岗位防护材料、纤维材料再制造技术、特种织物织造技术等六大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共同促进纺织强国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后勤建设。

  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所长张建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徐欣荣,以及来自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功能纤维研究所、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家教授与企业家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张建春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对接会为先进技术与军队需求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十二五’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加快军队装备的现代化步伐。对于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来说,研制开发新一代作战、训练、防护装备,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几百类、几千种不同类型的产品。所以,不能仅仅靠军队科研人员的努力,还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特别是中国纺织工业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我相信,通过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合作这种形式,一定能够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装备水平搞上去,实现我军高度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稿件来源:纺织中国在线/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