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协每周快报:棉花收购进度迟缓 交储数量大幅增加
发表时间:2011-11-01    发表评论

  10月棉花采摘处于高峰期,月底大部分棉区采摘进入后期,部分棉区接近尾声。但棉花收购旺季不旺,市场成交低迷,价格以小幅下跌为主,下旬以来均在临时收储价格以下。加工企业交储积极性明显提高,收储成交量逐步增加。尽管棉花采摘量加大,但受皮棉销售市场影响,籽棉收购进度迟缓,价格持续下跌,棉农惜售,企业慎收,特别在内地部分棉区,收购几近停滞。受此影响,棉农种麦面积扩大,植棉积极性受挫。

  据中国棉花协会监测,截止10月15日,全国籽棉采摘进度57.2%,较上年同期加快近2个百分点,但交售进度仅为17.5%,较上年同期减缓13.3个百分点,其中黄河流域交售进度仅过一成。10月15日之后,籽棉收购价格下跌幅度加大,新疆和内地交售呈现不同走势:新疆棉农预期棉价将进一步下跌,加上植棉规模大、籽棉不易储存等因素,急于交售,收购加工企业门前排起长队;而内地棉农由于植棉规摸小,多通过棉花经纪人售棉,交售给经纪人的价格低于加工厂收购价格,月底河北等地价格已跌至7.2-7.4元/公斤,陕西等地更低至6.8-7元/公斤,棉农认为这样的价格已经跌破成本,交售就意味着亏本,多停售观望。在黄河流域棉区,7月前棉花长势良好,部分棉区产量有创历史新高的潜力,但8、9月份持续阴雨寡照,使产量质量均受到一定影响,再加上价格回落,棉农丰产丰收期望落空,植棉积极性受挫。今年秋季墒情较好,部分棉农增加了小麦种植面积,甚至有个别村完全放弃棉花改种小麦,明年棉花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棉花加工方面,企业经营十分艰难。一是棉花销售市场不景气,价格持续下跌;二是部分棉区棉农惜售,棉花收购难以形成规模,无法加工;三是交储价虽高于市场价,但公检尺度偏紧,且对收购价格有要求,利润极薄甚至无利可图;四是棉籽、短绒等棉副产品价格下跌、销售不畅。受上述因素影响,收购加工企业不敢敞开收购,多放慢进度,对质量严格控制,部分400型企业停收观望,多数小型企业退出收购市场。据中国棉花协会加工分会调查,10月24日-28日一周,内地400型企业328级籽棉平均收购价格8.5元/公斤,较上周下跌0.8%;新疆自治区(不含兵团)400型企业329级籽棉平均收购价格8.28元/公斤,较上周下跌2.6%。 

  上周(10月24日-28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继续下跌,最低收于19432元/吨,全周累计下跌191元。国内电子盘弱势下调,郑州棉花期货近期合约CF111周末结算价为19480元/吨,较前周下跌205元;电子撮合MA1111合约平均价收于19087元/吨,累计下跌88元。目前400型棉花企业以市场价格销售仅有微利甚至略有亏损,多数企业选择交储,近期收储成交量增幅较大。上周收储共成交72400吨,是前一周的3.4倍,其中新疆累计成交55120吨,内地累计成交17280吨。交储量较大的地区主要为新疆、天津、湖北、湖南、安徽等省市,从国家公布的13个主产区库点来看,山西、陕西、甘肃三省均未有成交。截至10月28日,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累计成交96060吨,其中新疆累计成交73160吨,占76%,内地累计成交22900吨,占24%。 

  同期,受部分经济数据利好影响,国际市场以反弹为主。10月28日纽约期货市场近期合约结算价收于104.37美分/磅,上涨8.77美分。Cotlook A指数为112.6美分/磅,较前一周上涨5.7美分。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周末为116.55美分/磅,折1%关税价格18901元/吨,低于国内相近等级531元;折滑准税后价格为19360元/吨,低于国内72元。 

稿件来源:中国棉花协会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