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观察,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与物价上涨并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劳动力成本上升能否形成价格上涨,还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变化、供给者利润弹性和流通环节利润弹性情况等。
第一,实证观察我国劳动力成本与物价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
1985-1989年和1992-1996年,我国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速均超过劳动力成本平均增速,单位产品劳动成本持续下降,但物价持续上涨;1998-2002年,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速显著低于劳动力成本平均增速,单位劳动成本持续上升,但物价持续下跌。可见,我国劳动力成本与物价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
2003年以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平均增速均高于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劳动成本持续上升,但物价也并不总是上涨的,2005年和2006年持续两年回落,2009年甚至是下跌。可见,从年度考察,我国劳动力成本与物价也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
第二,劳动力成本与物价中间有四层“过滤”网。
劳动力成本上升经过劳动力成本传导系数、劳动生产率变化、供给者利润弹性和流通环节利润弹性变化四层过滤,才传导到最终价格。名义工资上升并不必然导致产品价格上涨。
如果劳动力成本上升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单位产品劳动成本下降,价格上涨压力就不大。如,近年来我国汽车、计算机和部分家电产品价格不仅没有上涨,还有较大幅度的下跌。
另外,供给者市场竞争程度也是影响产品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如果企业利润弹性大,则价格不易上涨。
流通环节利润弹性也会影响产品价格。如家电、服装等产品,流通环节利润弹性大,多年不涨价;反之如我国蔬菜市场,流通环节利润刚性往往使零售菜价高出批发价数倍;又如我国汽油市场,相同的原油价格和生产技术,我国成品油价格比美国高出不少,其中原因就是流通环节利润弹性较小,利润刚性较强。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