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收盘分析:利比亚动乱如何重击中国股市?
沪深股市今天大幅下挫,两市指数均跌破了5日均线和10日均线,盘中并无像样的反弹。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855.52点,下跌2.62%,沪市成交1944亿元;深证成指报12473.33点,下跌3.10%,深市成交1490亿元。
市场点评:
金融板块大幅下跌。券商股跌幅大都超过4%,兴业证券下跌6.53%,广发证券和长江证券等跌幅超过5%。银行股跌幅略小,但下跌不超过2%的个股仅有5只。
房地产板块中大批个股跌幅超过4%。行业龙头保利地产和金地集团跌幅超过5%,万科A下跌3.33%,招商地产下跌3.94%。
水利股出现在个股跌幅榜前列。三峡水利大跌9.26%,钱江水利和安徽水利分别下跌8.22%和8.04%,粤水电下跌7.14%。
和水利股同期表现出色的高铁概念股,今天也出现在个股跌幅榜前列。晋亿实业下跌8.16%,晋西车轴下跌8.04%,南方汇通和太原重工跌幅超过7%。
有色金属板块大面积走弱,只有部分黄金股和稀土股录得上涨。豫光金铅上涨4.43%,广晟有色上涨2.11%,紫金矿业上涨2.09%。
综合评论:
或许在今天开盘前,很多人都没想到来自于遥远北非的利比亚动荡,会对中国股市造成如此重大的影响,毕竟之前埃及骚乱对中国股市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利比亚和埃及的不同之处在于,利比亚是产油大国,而埃及骚乱对油价的影响或许只是在苏伊士运河的控制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埃及骚乱并没有引起油价十分强烈的反应,但油价却因利比亚动荡再次暴涨。
全球都对“石油危机”有一种惯性恐惧的心理。在过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石油危机”中,全球经济都蒙受了严重的损失。这使得全球股市出现下挫,中国股市也未能幸免。因“总统日”休市的美股幸免遇难,但恐怕逃不过今晚。
对中国股市而言,除了这种担忧情绪的波及以外,自身也有回落需求。中国股市在连续反弹中已经积累了大量涨幅,调整需求自上周二起就不断释放,但由于市场情绪高涨,指数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下跌。今天利比亚动荡算是成了技术性调整的导火索。
另外,还有一种担忧来自于通胀层面。如果中东地区的局势进一步互相传染,进而导致伊朗等主产油国出现动荡,国际油价可能进一步飙升。在全球市场担心的“石油危机”出现之前,中国可能率先面临通胀压力的上升。这显然不利于中国经济局势的稳定,就在今天早上,中国媒体还把中共中央政治局要求稳定物价的报道放在了显眼位置。
如果通胀压力蹿升,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如果进一步的价格干预措施出台,企业就可能遭受盈利损失。这似乎是中国投资者都不愿意看到的。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855.52点,下跌2.62%,沪市成交1944亿元;深证成指报12473.33点,下跌3.10%,深市成交1490亿元。
市场点评:
金融板块大幅下跌。券商股跌幅大都超过4%,兴业证券下跌6.53%,广发证券和长江证券等跌幅超过5%。银行股跌幅略小,但下跌不超过2%的个股仅有5只。
房地产板块中大批个股跌幅超过4%。行业龙头保利地产和金地集团跌幅超过5%,万科A下跌3.33%,招商地产下跌3.94%。
水利股出现在个股跌幅榜前列。三峡水利大跌9.26%,钱江水利和安徽水利分别下跌8.22%和8.04%,粤水电下跌7.14%。
和水利股同期表现出色的高铁概念股,今天也出现在个股跌幅榜前列。晋亿实业下跌8.16%,晋西车轴下跌8.04%,南方汇通和太原重工跌幅超过7%。
有色金属板块大面积走弱,只有部分黄金股和稀土股录得上涨。豫光金铅上涨4.43%,广晟有色上涨2.11%,紫金矿业上涨2.09%。
综合评论:
或许在今天开盘前,很多人都没想到来自于遥远北非的利比亚动荡,会对中国股市造成如此重大的影响,毕竟之前埃及骚乱对中国股市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利比亚和埃及的不同之处在于,利比亚是产油大国,而埃及骚乱对油价的影响或许只是在苏伊士运河的控制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埃及骚乱并没有引起油价十分强烈的反应,但油价却因利比亚动荡再次暴涨。
全球都对“石油危机”有一种惯性恐惧的心理。在过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石油危机”中,全球经济都蒙受了严重的损失。这使得全球股市出现下挫,中国股市也未能幸免。因“总统日”休市的美股幸免遇难,但恐怕逃不过今晚。
对中国股市而言,除了这种担忧情绪的波及以外,自身也有回落需求。中国股市在连续反弹中已经积累了大量涨幅,调整需求自上周二起就不断释放,但由于市场情绪高涨,指数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下跌。今天利比亚动荡算是成了技术性调整的导火索。
另外,还有一种担忧来自于通胀层面。如果中东地区的局势进一步互相传染,进而导致伊朗等主产油国出现动荡,国际油价可能进一步飙升。在全球市场担心的“石油危机”出现之前,中国可能率先面临通胀压力的上升。这显然不利于中国经济局势的稳定,就在今天早上,中国媒体还把中共中央政治局要求稳定物价的报道放在了显眼位置。
如果通胀压力蹿升,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如果进一步的价格干预措施出台,企业就可能遭受盈利损失。这似乎是中国投资者都不愿意看到的。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稿件来源:道琼斯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