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郑棉期价理性回归 现货走向至关重要
在外盘ICE期棉持续跌停,外围整体商品市场再次面临政治动荡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引发的资金避险需求增强带动下,国内郑棉期货步入了高位调整,阶段性呈现出与之前“外盘领涨、国内现货停滞不前”相反的局面,即“外盘下跌、国内现货报价抬高”。
同时郑棉期货自34870元历史高位,在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10%之后,期现完全回归,或者说一定程度上期货呈现出对现货贴水的局面。预计后市现货走向,将进一步决定期棉接下来的发展;同时整个期棉资金面动向,外盘是否阶段性再次续演前期3月合约交割前的疯狂拉升行情,将对行情发展起到一定的修正作用。
从现货面来看,目前内地主流4级花成交在30000元附近,新疆棉3级价格维持32000元附近,高等级花短缺,推动新疆棉成交量相对活跃。但近日期棉以及电子撮合棉连续下跌,尽管棉商报价坚挺,但成交再次陷入清淡,买方观望心态增强,且出现部分企业下调报价现象。从供应角度看,当前中国签约进口棉集中到港,其中1月份近40万吨,接下来2-4月份也将维持较高纪录,同时中国本年度的棉花产量,大量仍集中在中间流通环节,中国至少近2-3个月时间内资源是有保证的。目前呈现的期现价差倒挂局面,随着时间推移,囤棉企业信心一旦有所松动,也势必修正。
对于内外盘期棉资金参与度的考虑,目前也应当特别关注。外盘ICE期棉走向自进入2011年以后,完全由资金所左右,尤其是本年度棉花合约。但正因此也决定了ICE期棉在连续两个交易日7美分跌停之后,能否再次崛起的重要因素。从最新一周ICE公布的期棉总持仓来看,2月11日、2月18日连续两周缩减持仓达43979张,减仓比例近20%,目前维持不足18万张左右。而5月、7月合约仍高达近6万手,但若资金不能有效跟进,行情预演此前3月份合约临近交割大幅拉升的状况有望大大降低。对于国内期棉而言,相对前期持续做多的主力多头包括永安、新湖等席位,在近期棉花价格下跌过程中丝毫没有减仓动作,一定程度上,对于接下来行情继续启动还是盘整后的下行,也将起刺激作用。
鉴于本年度棉花收购成本普遍高企,在2.6-2.9万之间,阶段性企业囤棉以及普遍看重年度后期的棉花供需缺口,期棉阶段性下行的空间也相对有限。预计成本推动的价格低位30000元附近有相对坚强支撑。行情接下来更多可能进入现货量价消化阶段,外围环境演变,以及前期主力资金的动向等为重要观测点,并密切留意外盘ICE期棉5月、7月合约交割临近的美棉变化。从操作层面来看,在经历大幅下跌释放较现货高价差风险之后,鉴于周边市场仍然不稳,逢高适量沽空仍不失为较好的策略,并坚持短线思路操作,密切关注现货面以及资金面的动向。
同时郑棉期货自34870元历史高位,在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10%之后,期现完全回归,或者说一定程度上期货呈现出对现货贴水的局面。预计后市现货走向,将进一步决定期棉接下来的发展;同时整个期棉资金面动向,外盘是否阶段性再次续演前期3月合约交割前的疯狂拉升行情,将对行情发展起到一定的修正作用。
从现货面来看,目前内地主流4级花成交在30000元附近,新疆棉3级价格维持32000元附近,高等级花短缺,推动新疆棉成交量相对活跃。但近日期棉以及电子撮合棉连续下跌,尽管棉商报价坚挺,但成交再次陷入清淡,买方观望心态增强,且出现部分企业下调报价现象。从供应角度看,当前中国签约进口棉集中到港,其中1月份近40万吨,接下来2-4月份也将维持较高纪录,同时中国本年度的棉花产量,大量仍集中在中间流通环节,中国至少近2-3个月时间内资源是有保证的。目前呈现的期现价差倒挂局面,随着时间推移,囤棉企业信心一旦有所松动,也势必修正。
对于内外盘期棉资金参与度的考虑,目前也应当特别关注。外盘ICE期棉走向自进入2011年以后,完全由资金所左右,尤其是本年度棉花合约。但正因此也决定了ICE期棉在连续两个交易日7美分跌停之后,能否再次崛起的重要因素。从最新一周ICE公布的期棉总持仓来看,2月11日、2月18日连续两周缩减持仓达43979张,减仓比例近20%,目前维持不足18万张左右。而5月、7月合约仍高达近6万手,但若资金不能有效跟进,行情预演此前3月份合约临近交割大幅拉升的状况有望大大降低。对于国内期棉而言,相对前期持续做多的主力多头包括永安、新湖等席位,在近期棉花价格下跌过程中丝毫没有减仓动作,一定程度上,对于接下来行情继续启动还是盘整后的下行,也将起刺激作用。
鉴于本年度棉花收购成本普遍高企,在2.6-2.9万之间,阶段性企业囤棉以及普遍看重年度后期的棉花供需缺口,期棉阶段性下行的空间也相对有限。预计成本推动的价格低位30000元附近有相对坚强支撑。行情接下来更多可能进入现货量价消化阶段,外围环境演变,以及前期主力资金的动向等为重要观测点,并密切留意外盘ICE期棉5月、7月合约交割临近的美棉变化。从操作层面来看,在经历大幅下跌释放较现货高价差风险之后,鉴于周边市场仍然不稳,逢高适量沽空仍不失为较好的策略,并坚持短线思路操作,密切关注现货面以及资金面的动向。
稿件来源:首创期货研发中心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