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创七个月新低 价格压力仍沉重
发表时间:2011-03-01     发表评论

(以下为汇丰发布中国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报告全文)

2月份产出小幅上升,新订单增长放缓,价格压力仍然沉重

- PMI降至7个月新低 

- 新订单增速放缓至去年8月以来最低

- 供应商供货速度明显下降 

  2月份的PMI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的景气状况继续改善,但增速明显放慢。产出仅有小幅增长,新业务增速放缓,新出口订单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与此同时,厂商继续通过提高产品出厂价格的方式把成本压力转移给客户。

  2月份,经季节性调整的汇丰中国制造业PMI 从54.5下降至51.7,创7个月新低。该数值虽然略高于之前发布的预览数据(51.5),但仍低于长期平均值(52.3)。指数的环比降幅是2004年4月本项调查开始以来的最大降幅之一。

  中国制造业生产在2月份继续增长,但扩张速度大幅放缓。在目前持续7个月的增长期内,本月增速最慢,并且低于长期平均值,仅属小幅增长。据调查,产出增长乏力主要是由于新业务的整体增速趋缓(创6个月新低)。此外,新接出口订单在2月份轻微下降,终止了持续5个月的增长态势。

  虽然新订单的整体增速比1月份放缓,但中国制造业的积压工作在2月份仍有实质增加,并且增速加快。目前,积压工作已连增8个月。

  2月份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就业环比下降,虽然降幅轻微,但这在去年10月以来尚属首次。关于减员的原因,受访厂商普遍表示与员工辞职有关。

  产出需求下降,导致厂商在2月份缩减采购规模,采购增幅因此大幅回落至6个月以来最低。采购库存也随之连续第2个月下降,而且降幅比1月份加快。即便如此,供应商平均供货速度仍连续第19个月趋于恶化,当中本月延误程度处于并列第一位。受访厂商普遍表示,供应商库存短缺,导致供货延误。

  2月份,投入成本的涨幅加剧,创3个月新高,厂商认为原因在于原材料和燃料涨价。铜和钢铁的价格皆环比上升。据受访厂商反映,在最近调查期间,成本压力源自国内市场。厂商本月继续通过提高产出价格的方式把上涨的成本转移给客户。产品出厂价格大幅上升,涨幅为去年11月以来最大。目前,产出价格已连续7个月呈现上升态势。

  产出指数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生产在2月份保持增长。不过,经季节性调整的2月份产出指数从56.5降至51.9,创7个月新低,说明制造业的扩张速度大幅放缓,本月产出仅有轻微增长。此外,整体增幅小于长期平均值。产出增长放缓主要反映新业务总体增长乏力。

  新订单指数

  2月份,中国制造业的新接业务量继续上升,但增速较1月份明显放缓,与历史数据相比也算疲弱。经季节性调整的新订单指数下降逾4个点,创6个月新低,并且低于长期平均值。新订单此轮上升期始于去年8月。

  新出口订单指数

  剔除季节性因素後,2月份的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50.0分界线下方,显示新出口业务环比减少,这在2010年8月以来尚属首见。最新指数值与一年前反差明显,当时指数值几乎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不过,本月收缩幅度仅属轻微,绝大多数调查样本(将近81%)报告新出口订单环比持平。

  积压工作指数

  2月份,经季节性调整的积压工作指数保持在50.0分界线上方,显示中国制造业的未完成业务进一步增加,并有实质增速(升至3个月新高)。约17%的调查样本报告未完成工作量较1月份上升,原因普遍是产能压力加剧。目前,积压工作量的上升态势已持续8个月。

  成品库存指数

  2月份数据显示,成品库存继续下降,经季节性调整的成品库存指数显示库存降幅温和。约14%的调查样本报告成品库存环比下降,约两倍于报告库存上升的样本量。调查显示,部分厂商选择动用库存来应对新接业务的增长。

  就业指数

  中国制造业的用工数量在2月份出现下降,终止了持续3个月的增长态势。不过,厂商减员幅度尚属轻微,绝大多数调查样本(约83%)表示用工规模环比持平。报告减员的受访厂商普遍表示原因与员工辞职有关。报告增员的厂商则把原因归结为产出需求上升。

  出厂价格指数

  2月份,中国制造业的产品出厂价格大幅上扬,将近17%的调查样本报告环比加价,而报告降价的样本仅占2%。因此,产出价格的涨速加快,创3个月新高,并且远高于长期平均值。调查显示,厂商加价是为了把成本上涨的压力转移给客户。自2010年8月以来,制造业出厂价格就一直处于上涨态势。

  投入价格指数

  截至2月份,中国制造业的平均投入成本已连涨7个月。经季节性调整的投入价格指数升至3个月新高,说明采购价格涨幅可观。据受访厂商反映,成本上扬的原因是原料和燃料涨价。铜和钢铁的价格皆比1月份有所上升。有迹象显示,在最近调查期间,成本压力源于国内市场。

  供应商供货时间指数

  2月份,经季节性调整的供应商供货时间指数录得逾两年半以来的并列最低值,说明供应商平均供货速度明显放慢。目前,供货延误情况已持续19个月。将近16%的调查样本报告供应商拖延交货期,原因普遍是备货短缺。还有样本提到运输问题等因素。

  采购数量指数

  中国制造业采购活动在2月份继续上升,经季节性调整的采购数量指数连续8个月维持在50.0分界线上方。不过,采购增速较1月份大幅放缓,指数值比上月下降将近6点。调查显示,采购增速下降反映新业务的增长明显放缓。

  采购库存指数

  2月份,中国制造业的半成品和原料库存连续第2个月出现下降,但降幅尚属轻微,较上月有所加快。将近16%的调查样本报告库存环比下降,报告上升的样本量约占10%。受访厂商表示,最近采购库存下降的原因是采购增长相对乏力。

稿件来源:路透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