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国下一个超级市场?
发表时间:2011-04-12    作者:刘昌荣 发表评论

  中印两个十亿人口大国之间的贸易发展,应有更大发展空间。而两国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则是能否突破瓶颈的关键

   2010年12月15日至1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五年来首次访问印度。随访的还有300多名中国企业高管,期间与印度企业签署了约160亿美元的经贸协议,双方明确,2015年双边贸易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杜幼康认为,温总理本次出访,最重要的成果是建立了领导人定期对话机制和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使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出了重要而实际的一步,“中印之间客观存在着一些分歧和问题,如今建立了一个加强高层沟通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双方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其干扰中印关系发展大局。”

   两国互致善意,经贸合作日益频繁,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印度,会成为中国下一个超级市场吗?

  印度模式力抗金融危机

   2010年,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与法国等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均到访印度,“五常”扎堆访印并纷纷示好,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印度国际地位的提升。

   外界普遍认为,这与印度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强势表现密切相关。印度经济在本次危机中没有大起大落,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2009年GDP增速达到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里仅次于中国。而2010财年(从2010年4月1日开始)前三季度增幅均达到8.9%。

   外界分析其原因时普遍认为,印度金融体系和法律制度较为成熟和完善,其银行业、证券业等运行规范稳健,在国外几乎没有动作,加上印度卢比尚不可自由兑换,从而使其免受美国次贷危机等的冲击和影响。

   更重要的是,印度经济的独特发展模式及其国内巨大的市场,是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逆势而上的主要原因。

   由于金融危机,印度出口近两年也出现下降,但是其对印度整体经济影响并不明显。与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普遍的外向型经济不同,出口并不占印度经济的主导地位。数据显示,2009年,这一数字仅约20%。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依靠国内巨大的市场,印度第三产业持续保持增长势头,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63%上升到2009年的65%。软件业、生物医药及服务业外包是印度的优势产业。这主要得益于印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选择IT等行业作为突破口,鼓励第三产业发展。

   “最早是拉杰夫·甘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鼓励第三产业发展,逐步发展到了现在的水平。”杜幼康介绍,以英语国家声讯服务业为例,美国大部分此类业务都转接到了设在印度的服务中心,由熟悉英语的印度当地人提供服务,这也是印度第三产业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国外媒体曾总结,“印度的增长模式,依赖于电讯部门的高科技进步与大量经过良好教育、讲英语、而且相对低成本的劳动力的结合,这让印度在世界信息技术和外包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

  中印贸易各自“挖潜”

   此次出访,中国代表团与印度企业签署了约160亿美元的经贸协议。2010年中印双边贸易额突破了600亿美元。

   印度希望尽快扭转目前对华贸易大量逆差的状况,改变主要向中国出口铁矿砂等原材料的局面,并以自己的优势产业打开中国巨大的市场。目前印度在中国的投资集中于软件业,这些印度企业希望能借助中国的人才与资源进入汉语软件市场,同时借助山东、辽宁等地相关语言人才优势,加强日语、韩语软件的开发。对印度来说,这都是其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而对中国来说,印度各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样潜力巨大。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教授胡荣花指出,印度近年逆势快速增长,与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密切,印度社科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金融危机后,印度的经济刺激计划总额相当于GDP的2%,重点倾向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支持GDP的增长。”

   印度着力发展的高端服务业用人要求高,惠及就业人口有限,以软件业为例,行业占印度GDP的5.9%,从业人员为230万人,不到全国人口的千分之三。大量人口仍旧在农村地区,印度未来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电力、公路等基础设施亟待发展,“印度在其十二五(2012-2017)规划中雄心勃勃,尤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巨额投入,这些都是中国企业的机会。”杜幼康分析。

   目前,中国对印出口集中于大型机电制造设备、化工产品、纺织品、电子产品等。印度目前是我国大型成套设备的主要出口对象之一,此前不久上海电气和印度达成了一个80多亿美元的火力发电机组大订单,是印度历史上最大的进口合同。

  双边自贸路漫漫

   中印贸易2015年剑指千亿美元,但分析人士也指出,与中日、中韩2010年达到的双边贸易额“2000亿美元级”相比,中印两个十亿人口大国之间的贸易应有更大发展空间。而两国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则是能否突破瓶颈的关键,英国路透社12月13日发表题为《中国对中印自贸谈判寄予厚望》的报道。报道称,中国希望在温家宝访问新德里期间与印度展开自由贸易磋商。中国驻印度大使张炎13日在新德里对媒体表示:“(中印关系的)下一阶段就是自由贸易协议。我们希望双方能开启这一进程。”

   由于印度经济主要依靠国内市场拉动,其对国内市场的保护也十分严格,以汽车业为例,印度的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为了保护国内企业,印度对国外进口车辆征收高额税率,同时规定政府采购必须锁定国产品牌。这样的条款在印度市场屡见不鲜,也成为阻碍中印贸易发展的一大原因。

   目前中印贸易结构单一,双边贸易中,印度逆差巨大。中国主要从印度进口铁矿砂等初级资源,并向印度出口附加值较高的发电机组等大型机电设备。而由于中国并非英语国家,印度的软件、服务外包等优势产业在中国机会并不多。中印贸易额迅速提高的同时,印度的贸易逆差也在逐步扩大,这也是印度对两国之间双边自由贸易谈判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旦印度市场向中国全面开放,制造业、汽车等市场马上就会被中国产品占领。”杜幼康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印度与欧盟的双边自贸协定谈判已经进入尾声,双方同意于2011年举行的第十二次印欧峰会上签署该协定。外界分析,印欧双边自贸协定的达成主要是源于两者产业结构的互补。欧盟希望借此打开印度市场,推动银行业、电信业与日常消费品工业在印度发展、销售;同时,印度希望其出口商与办公服务供货商进入拥有5亿人口的欧盟市场。目前欧盟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场。

   与之相比,中印之间产业结构并未拉开差距,想要短期内达成协议不太现实,中国驻印大使张炎也承认,中印双边自贸谈判“需要更多的时间。”

   印度,要成为中国下一个超级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稿件来源:上海国资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