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胜贤:从东大门服装市场错位竞争策略谈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发表时间:2011-05-03    作者:崔胜贤 发表评论

  韩国东大门市场内有30余个专业市场。这30余个专业市场,如果从功能性角度来看,大概可以分为4~5个类别:以东大门综合市场为代表的服装面辅料市场;以光熙市场为代表的皮革制品专门市场;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的位于东大门市场东部位置的Art Plaza;以设计师俱乐部为代表的服装批发市场商圈;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形成的、位于东大门市场西部位置的Doota、Migliore、APM等为代表的服装零售市场商圈。在这其中,东大门综合市场和光熙市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就存在,现在在它们的周边还散落着一些始建于20世纪初的很多小规模缝制加工工厂。

  东大门市场有一条自我完善的配套产业链。特别是位于批发市场圈的东部商圈市场和属于零售市场圈的西部商圈市场,为了吸引更多顾客的关注,留住更多的潜在目标受众,一直在不断推出新策略,以强化市场各方面的环境。其战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首先,超越市场只是揽客这一单纯功能,将市场本身所拥有的能量全部释放,让来到这里的人可以尽情欢愉,比如开各种发吃的、玩的,以及多样的文化活动等。
  
  其次,每个市场处于竞争考虑,都会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向那些既年轻又有才华的服装设计师伸出橄榄枝,以期向世界一流的时尚设计水平看齐。并且,通过这些年轻设计师,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感,为各自的专业市场增色。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经过10几年的努力,这些举措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服装相关的各领域,从面料、辅料,再到缝纫技术、甚至包括产品的包装等后期工作,在设计师们高标准、严要求的“苛刻”之下,东大门市场已经从过去仅依靠廉价而获取竞争力的旧模式中走出来,逐渐成为国内外的消费者心目中性价比最高的代名词———价格公道,设计精美,品质优良。

  那些曾经以东大门市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设计师们正在越来越多地进入到美国等世界大市场。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东大门市场的模式也正在不断被复制着。

  第三,以东大门市场内零售商圈里的几大市场为代表,更舒适、更时尚的购物环境正在被营造,高端百货商店式理念被引入,店铺的设置更加具有竞争力。

  东大门市场里,每一个市场为了区别于其他,形成差异化竞争,不能在设计战略时仅仅从自身出发和考虑,甚至有的时候让人感觉各个市场是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但从全局来看,正是各个市场之间的激烈竞争,才是东大门市场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稿件来源:中国服饰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