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专栏:中国如何遏制通胀?
发表时间:2011-06-15     发表评论

  在过去3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拥有保障快速经济增长所需的所有土地、劳动力和资源。物价偶尔会短暂飙升,尤其是食品价格,但很快就得到抑制。但这一切已成为往事。如果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 5.5%的上涨(连续第11个月超出政府的目标)有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供应压力正变得难以抵御。

  人们对中国缺乏年轻劳动力的情况已十分熟悉。正如经济咨询机构China Insider所指出的,中国15至24岁人口的缩减速度大致达到日本的两倍。但对中国缺乏几乎所有其它资源的情况,外界的了解并不那么透彻。中国人均仅拥有0.089公顷的可耕地,2134立方米的可再生水资源,这两个比率在世界上都是属于极低的。那些根本性的推动因素,加上固定资产投资繁荣所需的大宗商品的进口价格不断上涨,导致5月份中国CPI涵盖的八大类商品中有七类出现同比通胀加速(所幸还有一大类,即居住类,同比通胀持平)。而这一切发生的同时,短期流动性——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衡量——继续收紧。 

  中国经常出动防暴警察平息群体性事件的做法表明,北京方面对食品价格上涨的社会后果相当警觉。货币政策的影响则是另一个问题。迄今的政策措施大多局限于在边缘修修补补: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建议调整适用于农业物流集团的增值税,并鼓励超市与农民之间的直接采购计划。尽管此类措施可能缓解猪肉和卷心菜的价格动荡,但如果要抵消更为全局性的通胀力量,就必须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人民币正在升值,但其进展是断断续续的——自5月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年化增幅只有1.75%,而存款的实际利率跌至-2.25%。在结构性的涨价面前,这两项看上去都不协调。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员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稿件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