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价格剧烈浮动 服装订单大量流向国外
发表时间:2011-06-16    作者:孙舒扬 发表评论

  随着成本压力的上升,中国外贸企业一个不愿面对的趋势已经开始形成。很多国际品牌,例如H&M、ZARA以及CHARMING等,将订单转向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尼及巴基斯坦等国家。大批量的大客户订单开始向国外流失。

  原材料价格剧烈浮动

  部分服装厂老板说:“因为原材料价格变动太快,很多供应商每天的价钱都在变动,我们无法和客户谈生意。”还有出口服装企业老板反映:“原材料的报价只能保持10天左右,但是这样的报价对很多客户来说就和没有报价一样,因为很多客户都是现在下几个月后的订单。这样让客户都很难接受。”

  这样的情况已经成了很多企业的家常便饭,面料的价格浮动根源是棉花价格的不确定性。记者了解到,同样的面料2010年末的价格是每米11.5元,到2011年初,不到一年的时间每米涨了2元。有的面料在一个季度的时间就上涨了5%-20%,这样的价格变动让商家无法接受。

  人员成本大幅提高

  今年年初,很多纺织企业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也上演了不同的“抢人大战”,“用工荒”的问题在逐渐蔓延。

  某服装厂老板说:“现在很难招到工人,都在要求提高工资,提高待遇。但是这样一来无疑就提高了成本,出厂价自然就高了很多。”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工人的工资也在逐步上涨。据了解,今年以来,共有27个省区市上调或计划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江苏、浙江、广东等外贸大省的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甚至超过了20%,这也就直接造成了生产物涨价的原因。

  而在越南和巴基斯坦,纺织服装业的劳动力价格仅为中国的1/3,在这些国家生产无疑比中国便宜了很多。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估计,如今孟加拉国是排在中国和土耳其之后的第三大服装出口国。

  进口服装仍存隐患

  今年5月深圳检验检疫局依法监督销毁了一批不合格进口服装。该批服装是从意大利进口,共55件,货值4725美元。今年6月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销毁今年来查获的79批万余件不合格进口中高端服装,不合格产品的主要产地为韩国、意大利、葡萄牙、摩洛哥、西班牙、印度、土耳其、孟加拉国等。不合格的原因是PH含量超标、色牢度不达标等。

  ZARA更是质量黑榜上的常客,中国消费者是“菩萨心肠”,任其犯错。向来都是我国出口国外的服装要受到严格检测,合格才可以“走出国门”,而“走进国门”的国外品牌却很少有人关注它的质量问题。

  虽然服装品牌订单大量流向国外,但是也应该严格把控质量关。中国消费者应该抵制所有不合格的产品,这些大品牌也应该严格把关自己的质量,如果一直都是以这样的“姿态”来面对消费者的话,那早晚会砸了自己的品牌。

稿件来源:北京商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