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持续升值 出口纺企应加速开拓新兴市场避免很被动
发表时间:2011-07-26    作者:徐国营 发表评论

   7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592,再度创出汇改之后的新高。今年以来,随着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增速呈现减缓趋势。人民币汇率再创新高,无疑加大了今年纺织行业运行的压力。

  人民币升值,从某种意义上讲,意味着中国纺织产品的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第一纺织网有关研究表明,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将下降2%~6%。假如人民币升值5%~10%,行业利润率将下降10%~60%。因此,人民币升值必将对主要依靠出口的我国纺织业产生重大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价格优势削弱。人民币升值会相对提高纺织品的出口成本,企业要维持一定的利润就势必要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就中小企业而言,提高价格势必削弱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结果将使出口受到一定的抑制,从而减少纺织品的出口数量。

  竞争将更趋激烈。人民币汇率调整对纺织品出口冲击最大的主要是那些大宗、低档的纺织品,这正是中小纺织出口企业的主打产品,出口产品的销售压力将大大增加。

  中小企业将举步维艰。我国纺织品出口以中小型私营企业居多。因自身实力、品牌效应、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缺陷,这些企业中的相当一部分在今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将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并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人民币升值将显著增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使沿海纺织企业被迫搬迁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内陆地区,从而打破现有的行业格局。这可能是对其更加致命的打击。

  企业出口效益显著降低。人民币升值后用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如保持国际市场价格不变,则意味着减少出口利润。实际上,很多外贸企业为了维持原来微薄的出口利润,基本上都以提价来应对汇率的变化。但并非大多数企业都能如愿提价,目前通过提高价格,让外国客户完全承担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比较困难。

  笔者认为,在人民币升值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纺织行业应加速转型调整产品结构,在产业链中靠品牌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自己的价值,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提升出口产品档次,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鼓励加工贸易向深加工、高增值方向发展;利用外汇金融工具,规避外汇风险;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国际市场直接投资,在国外设厂和联合办厂、收购企业、设立贸易公司和原料基地,利用各种区域性优惠安排,主动绕过贸易壁垒;在利用原有资源、品牌和销售网络,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主动进入发达国家的供给链和销售终端,并与国外的生产商和零售商结成互补双赢关系,以合作求发展,同时坚持市场多元化策略,在巩固原有西欧、美国等主要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应更注重开拓中亚、西亚、东欧乃至非洲等新兴市场,避免因市场过于集中所带来的被动局面。

稿件来源:纺织中国在线/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