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中国服企要加紧完善研发体系才能抓住发展先机
发表时间:2011-08-24    作者:卢晓 发表评论

  消费者都很喜欢国际大牌,不只是品牌的因素,还有很多是设计技巧。我们应该把自己跟国际品牌进行各方面的比较,找到差距,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研究这些产品的开发过程背后的努力和艰辛。

  强势品牌的背后的都是世界级的设计人才。无论是企业家还是设计师,甚至导购都应以在做高端品牌为高度,不仅要高于同行,甚至要高于消费者的期待。

  国际奢侈品牌的管理人才同样重要,他们在这个行业有多年经验,又是在管理领域里面有自己独特见解,才能把整个体系支撑起来。在中国,国际奢侈品牌的经营团队是国际化的团队,不仅有总部的人,还有中国市场的人,他们是一个中国化的科研团队。

  我们设计团队还缺乏这样的人才,在设计领域如何培养出来世界级的设计人才,能够为企业服务,是我们必须深入研讨的一个课题。

  西方国际奢侈品品牌为了能够迎合中国人的价值观,他们会开发出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事实证明,这些产品销量非常好,虽然价格也很高,而且采取限量销售的方式,但中国风格的高端产品还是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热捧。

  这就证明,通过自己的产品开发,通过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就能够创造出目前时代当中真正领先的产品,世界级的奢侈品。

  国际奢侈品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牵扯到关税。传统的国际奢侈品品牌分销模式:首先,国际奢侈品品牌进入到这个国家需要进口商和批发商把产品引入到市场中,之后才有可能有零售商进行分销,零售商要负责开设店面,也就是他要支付一部分地租,还有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进口产品关税。

  关税问题直接关系到奢侈品的价格。有人抱怨在香港购买奢侈品比内地价格低30%。但是香港是“自由港”,是零关税。关税代表一个国家主权的权威,把30%差价的关税降到跟香港一样零关税是不现实的。

  随着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选择在中国建立贸易公司,更有甚者,在中国建立了零售公司,不仅将生产利润、品牌利润和分销商的利润一同赚取,甚至还吞并了零售利润。

  目前,国际高端品牌对中国市场的控制力空前强大,他们通过选择性零售策略建立起了强势的品牌形象,在中国市场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一些百货、购物中心为了吸引大品牌进入,零地租,甚至倒贴,促使奢侈品牌在中国扩展速度非常快。而商业地产在此损失的利润转嫁到中国品牌上,使中国企业又有大笔的零售成本预算。

  而且,由于这些国际品牌的强势,在中国各地开店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不见得比我们中国企业的社会关系要差。

  所以,中国的企业要加紧完善研发体系,才能抓住发展先机。

稿件来源:服装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