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中求发展——写在2011中国国际家纺设计大赛之后
发表时间:2011-08-30     发表评论

  2011中国家纺设计大赛在家纺集散地———南通揭榜,这意味着中国家纺设计有了新的节点,家纺设计总是在总结中前行,而这次最终的金银铜奖虽然没有想象的华美,但总体说明了家纺设计的整体水平。

  本届获奖作品突出的优点是更加注重细节,更加着眼技术,更加贴近市场。

  远瞻未来

  或许,像金太阳这样获得金奖的作品未必能代表家纺设计的跨越式步伐,但却把家纺设计引向思考,思考现状坐标,思考前行之路,思考未来走势……
  
  “从这次大赛中可以看出,许多作品尝试从古老的象征符号中找到内涵,然后进行再创作。”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许平认为,“比如竹子的象征意义,又或者莲花、水……将这些东与西、古与今的元素结合起来,运用丰富的想像力,重新演绎,创作出焕然一新的东西来。”

  他说,五千年文明史意味着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的主角,作为中国家纺设计师,我们有信心也有责任,把真正的“中国风”带向世界。
  
  “中国元素其实不应该是在故纸堆里找出的简单符号。当国外设计师已经把金木水火土的概念运用到设计中的时候,如果我们自己还停留在中国结的程度,真的就应该自省了。”华尔泰国际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博华认为,“作为家纺设计师,需要用更多元化的方式表现东方哲学气质,在现代化设计中,融入东方智慧。”
  
  “家纺产品无论从款式、色彩、功能,都能表现出现代风格,形成一股富有活力的潮流。因此它要求设计师不断设计出新的款式,创造出与时代精神、潮流一致的作品来。”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詹炳宏认为,“未来家纺设计必定是既要融合世界又要引领未来。”
  
  实际上,回望历届设计大赛,本届大赛的作品无论在材质选择、工艺运用还是款式设计、图案搭配上都有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毛巾、窗帘布艺等领域的设计已经达到国际水准。

  赛后,韩国友情策划公司社长金庆哲感慨地说:“不远的未来,中国将从织造大国向设计强国转变,只要有肥沃的土壤和恒久的耐力以及来自各方的鼓舞与给力。”

  赛后深思
  
  “综观这次大赛,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优秀设计师数量少是一个方面,其态度又是另一个让人担忧的地方。”江苏堂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荆玉堂思考后认为,“有一部分作品看起来只是在应付这次比赛,也许是受时间因素影响,又也许是其他因素,但对于设计师本人来说,做设计要有追求完美的精神,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全力做好它。”
  
  缺少优秀的设计人才始终是家纺设计,乃至整个行业的一个瓶颈。专家指出,行业没有给人才提供一个合适培育的土壤及给专业教育提供支持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各高校与专职院校或多或少存在教育体制等缺陷,导致学生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学生水平与能力难达行业需求。要根本性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就要从提高行业培育人才意识,提高教育素质入手。
  热爱与奉献
  
  “要么我就不从事这个行业,从事了就要加倍去热爱她,为推动她的发展出一份力。”谈及行业发展,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飞天家纺分公司总工程师吕志高这样认为。
  
  他强调:“家纺设计是一门特殊的专业,它不仅是单纯的一门艺术或技术,它更要与经济结合,迎合市场需求,考虑现代家纺织造技术,当中还要综合许多学问。从设计到销售,外行人看好像没关系,但事实上两者却相辅相成。所以在培养家纺设计人才时,除了加强设计功底的培养,更要全面发展与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培养其对市场方向的把握。”
  
  家纺设计是家纺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力量,培养出高素质且能力全面的设计人才至关重要。如果优秀的人才只占少数,那么对行业不能起到什么作用。所以全力支持家纺设计人才的培养对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稿件来源:纺织中国在线/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