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锐减通胀加剧 安徽中小服企隐现倒闭潮
发表时间:2011-09-15    作者:梁巍 发表评论

  国外订单锐减、国内通胀加剧、银行无钱可贷,主要以外贸出口为主要业务的我省中小型服装企业正面临“内外交困”:接单无利润但为维持经营,又不得不坚持生产。在此种怪圈循环中,已有15%以上的中小型外贸服装企业不堪重负被迫关闭、出售或转型。

    ◎资金链断裂

    服装加工企业隐现倒闭潮

    “服装外贸单本来就是微利,利润在5%左右。但这只是毛利,如果考虑通胀、扣除利息、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实际上很多单都是零利润。 ”省城某经营女装生产出口的陈老板告诉记者。

    在省内服装制造行业,陈老板的工厂运转情况还算不错。近年来,我省服装外贸企业经历多轮冲击,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订单减少;2010年,原材料大幅上涨,同时银行开始收紧信贷。据安徽省服装商会相关人士介绍,据估计,今年以来我省已有15%到30%左右的中小型外贸服装加工企业因为经营问题面临倒闭、出售、转型。而倒闭的原因无一不是资金链断裂。 “别说增加贷款额了,即便是抵押贷款,也基本拿不到了。 ”

    “今年有一笔500万的贷款还清,搁在往年,旧贷款还清后,新贷款很快就能批下来。但是今年银行头寸紧,旧的贷款还完业务关系就中断了。 ”省内某从事服装加工出口的李老板告诉记者。

    贷款难拿,而贷款的资金成本也在成倍上升。 “去年我们公司贷款600万,所付利息等资金成本大约是50万,今年同样贷款600万,资金成本上升一倍,达到100万。 ”已从事十年女装生产销售的钱女士告诉记者,“今年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利息为基准利率上浮40%,再加上担保公司的担保费、资讯费;银行收的财务顾问费。即使正规渠道的借贷成本已达月息1分至1分5。 ”而谈及民间借贷,“不敢碰,(民间借贷)月息5分,我们利润率这么低谁敢借?谁借谁死。 ”

    ◎转型之痛

    服装行业出路在品牌

    如何看待我省中小型服装制造企业倒闭潮?安徽省服装商会叶梁秘书长表示,这是产业升级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我省服装制造行业近几年总体发展势头不错,从早期的外贸贴牌已经慢慢升级到目前的自营出口和内销结合的模式,未来还是要发展省内自主品牌。而在这一过程中,部分抗风险能力和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被淘汰,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

    据叶梁秘书长介绍,安徽省目前共有各类服装加工制造企业6000余家,其中年产值2000万以上的约700家,而省内自主品牌不到百家。“与外贸型服装企业不到10%的利润率不同,品牌服装企业的利润率可达30%以上,但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前期成本。”有过20年服装行业从业经验,拥有两大品牌“洋洋”和“蕊绮”的李老板告诉记者。

稿件来源:安徽商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