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承认过分低估了财政紧缩的代价 会太晚了吗?
发表时间:2012-10-16    作者:米小兜 发表评论

  听闻IMF承认错误估算了财政紧缩的代价后,那些曾经接受过IMF紧急贷款援助的国家既感到幸灾乐祸,又平添一份沮丧,因为IMF的态度转变来得太晚,已经无法挽回过去他们遭受的经济痛苦。

  阿根廷、印尼和韩国等国家曾经被要求大刀阔斧削减预算,以换取数百亿美元的IMF紧急救助贷款。这些国家表示,IMF终于从亚洲和拉美金融危机期间犯下的错误当中汲取了教训。

  印尼贸易部长Gita Wirjawan表示,“人们从历史当中学习,我们在1998年的遭遇的确十分痛苦。我们挺了过来,但愿这种苦难能成为一种教训。”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印尼与IMF签署了100亿美元的贷款协议,从此走上经济改革之路,减支增税、关闭银行并收紧货币政策。IMF认为这些措施有助于遏制经济下滑。

  最终的结果是,1998年印尼经济萎缩了13%,与IMF预计的增长3%相去甚远。IMF前总裁施特劳斯-卡恩在2010年时承认,IMF在亚洲犯下了错误。

  上周IMF公布的研究显示,激进的紧缩措施给经济造成的损害可能是原先估计的三倍之大。

  依照这项研究结果,IMF软化了早前对欧债危机的紧缩建议,认为迫使处在危机风口浪尖的希腊和其他重债国过快地削减赤字可能适得其反。

  IMF的研究显示,紧缩措施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在2009年之前和之后截然不同。2009年全球多数主要央行将利率下调至接近零水准,以抗击金融危机。

  正常来说,当某个国家收紧财政政策时,央行可以下调利率来缓解这种冲击,但目前的利率水平已经低到不能再低,货币政策在抵消预算紧缩的影响方面也就无能为力了。

  IMF首席经济学家Olivier Blanchard称,"我们处于许多国家都陷入流动性陷阱的时期。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使用货币政策,而是说货币政策的效果要弱于正常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利用货币政策缓冲财政整顿的影响。”

  1997年IMF建议印尼削减预算的同时收紧货币政策。长期以来,批评人士称此举导致经济下滑恶化。

  IMF在1999年承认,当经济恶化远超预期时,应该允许更快地放松政策。但IMF也批评印尼政府没有正确地执行经济计划。

  时至今日,IMF在亚洲的声誉仍然不怎么样。亚洲国家已积累了约6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部分原因就是为了确保再也不用去寻求援助。

  阿根廷经济和公共财政部长Hernan Lorenzino称,IMF承认犯错是“第一步”,这会导致IMF改变对欧洲的政策导向。IMF已经向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提供救助贷款。

  Lorenzino在对IMF的官方声明中写道,“再一次,IMF认同的政策条件及改革策略注定会失败,接受救助的国家经济衰退会加深,失业率会上升,导致债务难以为继并引发社会动荡。”

  过去10年间,阿根廷向IMF借款合计约230亿美元,随后该国还清了这些贷款,并强烈抨击IMF对借款国设定的条件。

  韩国则在1997年向IMF借款210亿美元,并同意接受一项可能使其1998年的GDP增速从前一年的5.7%降至3%的经济计划。结果韩国经济在1998年萎缩了近6%。

  当时率领韩国代表团负责1997年救助方案谈判的Chung Duck-koo表示,IMF把货币危机误判为财政政策问题,并且开错了改革药方,“这就像,消防员严重迟到,不仅没有足够的水,而且对火灾性质作了错误的评估,导致火势越来越大。”

  至少有一个国家表示,拒绝采用IMF的经济处方并且获得了成功。玻利维亚财长Luis Arce表示,观察到IMF的政策在其他国家不管用以后,政府决定不理会IMF的政策建议。

  Arce表示,玻利维亚政府采用跟IMF建议相反的政策,在2011年将极贫人口比重从2005年的逾38%降至略高于24%,2005-2011年间,人均GDP增加了一倍。

  Arce表示,“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我们实现了更好的财富分配。我们从来不信仰市场经济,我们在2006年放弃了市场经济”,IMF的经济学家们对完美市场经济的信仰是错误的,证据就是他们的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

  Arce表示,“IMF的总裁们立意良好,但某些部门对于IMF内部应该要做的变革充耳不闻。拉加德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确保良好的立意能够传到下一层。”

稿件来源:路透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