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企业南非发展遇瓶颈 企业面临去留重大抉择
发表时间:2012-10-26     发表评论

  中午时分,工人们三三两两从工厂出来,拥挤到厂门口的小店买午饭。一份香肠拌米饭,外加一个苹果或一瓶可乐,简单又实惠。这是南非纽卡索市老工业区内中国纺织厂大门外的一个日常场景。小店老板珍赫尔既卖水果饮料等日用品,又卖早饭和午饭,靠这个小店养活两个孩子。在这家中国工厂外,类似的小店就有5家。

  中企增加——

  解决当地1/3就业

  这仅仅是中国纺织企业带动当地发展的间接贡献。纽卡索市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主任菲尔迪·阿尔伯特告诉本报记者,纽卡索是南非的纺织品之都,也是南非有名的华人纺织城,该市最大单一投资群体来自中国,中国在这里投资超过10亿兰特(1美元约合8.5兰特),企业超过120家,其中纺织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谈到中国纺织企业对当地的贡献,阿尔伯特说,纽卡索市失业率高达60%,目前这些纺织企业雇佣了7000多名当地人,高峰时期达到1.3万人,占纽卡索市工业就业总人数的1/3,每月上缴税收高达400万兰特,占当地税收的1/10。阿尔伯特给本报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当地1名员工要供养5至8人计算,中国纺织企业目前养活了3万至5万当地百姓。纽卡索市目前居住着2000多名中国人,大部分是工厂主、贸易商和店主。纽卡索市老工业区一半以上物业由中国人负责,城外马达德尼新工业区黄街上的大部分厂房租赁给了中国人。

  成本高涨——

  企业面临去留抉择

  然而,这些曾为纽卡索市带来繁荣的中国纺织企业眼下面临严重困难,留给它们的出路是:要么转行,要么搬迁到临近国家,要么转型升级,要么等待倒闭。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南非纺织业整体走下坡路。南非制衣与纺织企业联合会会长帕鲁克说,南非成衣纺织业雇佣人员从几年前的20万人下降到2011年的5.6万人。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企业利润逐渐缩小。纽卡索纺织与制衣行业协会会长严荣华对本报记者说,一个车工的工资已从2000年的周薪50兰特上涨到目前的400兰特,但服装价格没啥变化,一件童装仍然只卖2.5兰特。原来自己开工厂、现在替人打工的微微女士告诉本报记者,南非执行计时工资,不允许实行计件工资,这不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其次是劳资纠纷频发。2008年南非工会和劳资集体谈判委员会进驻纽卡索市,通过领导工人罢工来提高工资。中国纺织企业也多次发生集体罢工等事件。就在记者采访的几天里,工会正在策划新一轮罢工。

  三是中国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加剧。严荣华说,早先当地政府优惠政策多,厂房租金、用工成本和汽油价格都很低,再加上中国人能吃苦耐劳,因此中国纺织企业订单不断,发展迅速。看到这一商机,很多中国人来这开纺织厂。为争夺熟练工,中企比着涨工资。为拿到订单,它们还打起价格战。

  此外,进口纺织品的大量涌入和南非本地纺织业的激烈竞争都加剧了中国纺织企业的困境。

稿件来源:中国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