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补外”难上难——鞋服外贸尾货:转战内销市场 适应商业规则
发表时间:2012-11-16     发表评论

  “快来买,不买你后悔,后悔得回家拍大腿,拍完大腿拍小腿。”刚走进有“北京第一家尾货市场”之称的天蓝天尾货市场,就听到一位小伙子的吆喝声。

  循声望去,只见他面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时尚皮鞋。设计风格繁复而又精致。除了货架上摆的商品外,地上还放着一个盒子,盒子上“每双一百元”的硕大黑体字吸引了不少顾客。“这可是百分之百的原单尾货,买了绝对值”。小伙子充满自信地说。

  记者试了一只黑色牛皮中筒靴,感觉挺满意,忙向小伙子要另一只鞋子。小伙子忙不迭地拿起了一只款式一模一样的漆皮靴子递给记者。“这只怎么是漆皮的呀,我脚上这只是牛皮的啊?”记者疑惑地问道。“没事儿,你回家一刷鞋油,谁能看出来啊?这都是给老外做的样品,要不质量这么好的皮鞋能卖这么便宜么?”小伙子倒理直气壮。

  记者非常无语,只得离开了这家摊位。

  走上二楼一家服装店,一件浅驼色的大衣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店老板是个和颜悦色的中年男人,记者一边试衣服一边与老板聊了起来。“我们店的衣服是百分之百的外贸原单产品,这件大衣只卖580元,要在商场,一两千才能拿下来。”老板说。“咱们从哪里进货啊?”记者一边照着镜子仔细看着衣服的上身效果,一边试探性地问。“我们自有我们的渠道,主要是从山东那边过来的货。”老板似乎在刻意回避这个问题。

  记者瞥见大衣的织唛上印着DAKS的标识,而下面却赫然印着ITALY的字样。“DAKS不是伦敦的品牌么?怎么下面还印着意大利呢?再说大牌服装不是最后都减去织唛或者挖去标识么?”记者疑惑地问道。“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我也不懂英文。但是你要不买这件衣服肯定后悔。”中年男子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问题。

  问及最近生意怎么样,小伙子和中年男子都说还不错,但三楼一位卖毛衣的刘姓女店主却显得颇为无奈。“谁愿意说自己生意不好啊,但是从去年冬天开始到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刘老板的语气满是惆怅。“为什么呢?咱们的主要顾客是谁呢?”记者问道。“由于价位低,我们的顾客大多是一些来京打工的人,以前他们一买一大包,但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了,今年很多打工的都回家了。现在能卖一件就卖一件,天冷了,我们也打算把这些毛衣低价处理后进羽绒服了。”刘女士说。

  无疑,尾货市场是外贸企业转战内销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质量不过关、来源地不明、仿造外贸原单、消费人群过于单一都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的问题。

  外贸企业要内销外销同时做,以规避风险,才能始终保持有利态势。道理谁都明白,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由于对国内商业规则不熟悉,许多外贸企业的内销之路并不平坦。

  但话说回来,既然出口型企业要利用国内市场,就必须适应国内的商业规则。这是出口型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关键。

  出口型企业要扩大国内市场,必须要注意以下六点。第一,要实现经营理念由依赖海外市场向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转变;第二,“非法人”来料加工企业应近早转为独立法人企业;第三,积极开发适合国内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第四,加快国内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第五,积极打造自主品牌;第六,大力提升技术水平和设计研发能力。

  外贸犹如“领孩子”,方便;而内销却是“养孩子”,孩子虽是自己的,但过程更加艰辛。

  单独地做外贸或者做内销都是片面的,应根据形势的变化灵活地在国内、国外两个阵地周旋。在外部环境差时,以内补外;在内销形势差时,以外补内,做到游刃有余,以立于不败之地。 (国际商报)

稿件来源:国际商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